第五百四十四回 始信李應是英豪(第2/2頁)

他兩個走馬燈般纏鬥,相距不過咫尺,忽然射出這一刀,端的神驚鬼怕!

康裏定安毛發皆豎,奮力把肥腰一扭,間不容發避開。

這一刀驚出康裏定安一身冷汗,偏偏還要逞強,嘎嘎一聲怪笑,正要譏嘲對方手段不濟,卻聽李應一聲清嘯,一手捉三刀,往空中胡亂一拋,隨即提槍疾刺。

那三口刀高高低低拋起,康裏定安不知其意,還道他射不中自己,自家使性子、砸東西哩!

眼見長槍刺到,揮刀擋他長槍,誰料刀槍相碰,李應那條槍一觸即收,槍尾驀然揚起,正打在一口飛刀上,那刀本來正向下落,受此一擊,方向陡變,打著旋兒射向康裏定安面門。

康裏定安大吃一驚,慌忙使刀去拍,便見李應長槍連揮,另兩口飛刀接連轉向,一口旋飛,一口直射,速度、方位各不相同,李應又把槍一擰,直刺康裏定安心窩,一時間,三口飛刀一條槍,便似四個高手同時攻來。

看官聽說:飛刀這件暗器,江湖上並不罕見,或長或短,或重或輕罷了,若論技藝高下,也不過是出刀的速度、力道、準頭之差別,但李應這五口飛刀若也如此,縱然快絕準絕,又如何能稱得上“神出鬼沒”四字?因此他真正壓箱底的本事,便是這手“槍中夾刀、刀中夾槍”的絕學!

這等絕學,康裏定安莫說見過,簡直聞也未聞,頃刻間手忙腳亂,把刀瘋狂舞轉,守一個水潑不進。

萬沒料到,李應那條槍刺至中途,忽然一抖,幾乎同時在三口飛刀上再加一擊,三口飛刀方向頓時又變,真射的化為旋飛,旋飛的化為直射,快的變慢,慢的變快,康裏定安再要去擋,哪裏來得及?

噗噗噗三聲,左肩頭、左右小腹,同時中刀!

要知李應這五口飛刀,都是請高手匠人精心打造,長尺半,重一斤,後重前輕,刀面刻著龍形血槽,刀尖半尺處兩面開刃,乃是破甲利器。

康裏定安雖披重甲,此刀面前,卻如紙革無異,盡皆深入體內。

以上種種,說起來繁瑣周折,其實在場上,不過是眨眨眼的功夫。

康裏定安連中三刀,肝膽俱裂,策馬便要逃走,李應八寶俱出,哪裏肯容他活命?手起一槍挑落馬下。

可憐此刻,近前處無一個遼兵,李應消消停停跳下馬,先收了飛刀,順手割下康裏定安人頭,就騎上康裏定安那匹好馬,使槍高高挑起人頭,高聲叫道:“汝等遼狗,主將已死,還有誰來戰我?”

段三娘分明見他兩個武藝相若,萬料不到李應竟陡然爆發,三下五除二取了敵將性命,不由瞠目結舌,哪還敢提比試二字?

杜興見自家主人大展身手,樂得哈哈大笑,一張醜臉,歡喜時愈發駭人,幾個圍著他廝殺的遼兵見了,心驚肉跳,不戰而走。

康裏定安勇名素著,遼兵見他命喪,無不膽寒,人馬雖然依舊眾多,銳氣卻是頓時折盡。

後人有古風一首,單道李應的威風——

山東陽谷獨龍崗,好漢出自李家莊。

孤傲如雕沖霄上,獨仗渾鐵點鋼槍!

為報知交來冀北,命蹇折翼落遼邦。

幸得混江龍渡海,打碎玉鎖脫金韁。

一怒披甲沖軍陣,殺氣如山高千仞。

國舅誇武耀力雄,脫手飛出殺人刃。

燦燦恍若曇花開,悄悄竟似春風潤。

世間勇將莫可敵,萬馬軍前威風振。

始信李應是英豪,斬將只如吹鴻毛。

眼前驚呆天魔女,壯士名號撲天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