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回 塞北驚聞中原變(下)(第2/2頁)

蕭幹令人將秦檜軟禁,同耶律淳、耶律大石秘密相商對策,說及天祚帝誤國,耶律大石嚎啕大哭,耶律淳亦面無人色。

蕭幹嘆道:“天祚皇帝既然不以祖宗基業為重,我等也只好請魏王登臨大寶。”

一番計較,耶律淳就在軍中登基,號為天錫皇帝,改元建福,封蕭幹為天下兵馬都元帥,耶律大石為南院大王、樞密使、大將軍。兀顏光等重將,皆有封賞。又封天祚帝為湘陰王。

登基之日,耶律淳一臉沉肅,對眾人道:“世間之道,弱肉強食,損不足而奉有余。如今女真勢大,奪我故土,難與之爭,此非懦也,乃睿智也,我等退避一時,他未必年年強盛……同理,如今我強而宋弱,自當取他土地,延我國祚,朕如今即位,卻無都城,豈不可笑?久聞汴梁繁華甲於天下,朕欲取之為國都,諸將可願出力?”

遼國眾將齊聲高呼,都要死戰奪他汴梁。

耶律淳便下令斬了秦檜祭旗。

秦檜聞言,面不改色,大笑道:“遼皇此刻殺我,我與牛羊無異。遼皇若攜我去汴梁,我可抵千軍萬馬。遼皇欲取牛羊之秦檜、抑或千軍萬馬之秦檜,請細思之。”

蕭幹、耶律大石聞言,都露出異色,兩個對視一眼,齊聲道:“吾皇且慢,此人或者有用。”

遂免其死,囚於軍中。

數日後,趙官家聞聽耶律淳即了遼國帝位,要來搶他的汴京做都城,不由屁滾尿流,連忙聚集群臣商議,眾人聽了都是渾身發麻,唯有老帥童貫,大義凜然道:“陛下,我有一計,可破遼兵!”

趙官家歡喜道:“老愛卿,細細說來!”

童貫往北一指:“天祚帝降了金國,耶律淳不過是亂臣賊子,可令種師道開雁門關,請金人攜天祚帝入境,喚耶律淳投降。”

趙官家頓時愣了:“耶律淳,惡狼也,尚難去之,你又要放猛虎入內?童貫,你怕我大宋亡的不夠快麽?”

童貫自信擺手:“陛下,此乃驅虎吞狼之計!且聽老臣細說……”

他細細說了一回,所打的主意,乃是放金兵入境,然而雁門關外金兵,不過十余萬,其中大半還是遼兵新降,實力其實有限。

耶律淳既然當了皇帝,又豈肯輕易受降?況且金國才是真正血仇,如今一支偏師,豈肯放過?

因此金遼必然大戰,耶律淳兵多,金兵善戰,縱然不是兩敗俱傷,也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可。

與此同時,令種師中盡攜西兵,前來汴梁勤王,然後重鎖雁門關,把他不拘誰家的得勝殘部,趁勢一掃而盡,這便是童老帥的“驅虎吞狼,關門打狗”妙計!

按童帥說法,如此一來,偌大遼國,唾手可取,再倚長城以禦金國,豈不是稱霸之資?

趙官家聽罷,怦然動心——

果然好妙計也!

有分教:老曹定計謀遼土,童貫設謀陷虎狼。底事雁門竟未放?還須後話續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