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當奧爾剛來到這個世界時,他說“這裏即將爆發世界大戰”,完完全全就是忽悠,那些話雖然經了大腦,畢竟他能自圓其說,但也只經了一點點,所有被他說出來的證據都是些已經刻印在了腦子裏的話,幾乎等同於在說1+1=2。

他相信自己所言的正確性,可他嚴重忽略了,這種思想上的認知,代表了什麽。

從一片荒蕪中開辟新世界的偉人是存在的,但如果這樣的人物經常有,那他們就不會被稱呼為偉人了。甚至偉人們,也需要前人的指引,需要一點線索,一點星火,還需要夥伴的智慧。

穿越前輩安羅娜女王帶來了一次大變革,可那次變革固然有技術發展的原因,卻也是因為她恰逢王權與神權爭鬥的最高峰,她像是一根火柴,點燃了積累千百年的矛盾。

現在大戰在即,看似局勢比安羅娜女王時期還要火爆,畢竟六十多年前可沒有世界級別的戰爭爆發,但實際上,矛盾等級卻比不上安羅娜女王時期——現在上層階級之間的矛盾還是可以調和的,有問題的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利益不均。

這是個最好的變革機會,甚至可能是近百年來唯一的機會,因為一旦這個時期過去,武器的發展更進一步,上層的統治反而會更加穩固。

可矛盾的是,這個世界中,所有那些有可能成為變革者的人們,完全不知道該怎麽做。或者根本沒想過,他們還是能做點什麽的。

是的,奧爾堅信這個世界是有變革者的。至少錢德勒就是,這位王子殿下到現在還經常便裝參加魚尾區的夜校,拉了一群朋友到警局受訓的葛雷帕也有一半是,他們都不滿於現狀,但既因為現實的束縛而難以動彈,又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動。

在藍星上,無數偉人爭相出現,各國可以摸著彼此過河,但在這兒,世界看似發展到了一戰前夕,但普遍的思想最多是封建後期,商人們才剛剛登上了歷史舞台,普遍縮著頭做人,根本沒有和王權、貴族掰手腕的權力,宗教更沒徹底退出歷史舞台。沒有燦爛的思潮,變革的碰撞更無從談起。

思想和經驗有多重要?奧爾在看見飛艇的那一瞬間,陡然明白了。

他想高喊——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吾道不孤!!!

奧爾只覺得眼前變得開闊了,雖然目前依然問題多多,雖然那些思想不能代替他戰鬥,也不能帶給他金錢,但奧爾就是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在淤泥裏努力掙紮的小可憐了,他做的一切不再是迫於無奈的掙紮求生,他有著無比明確的目標,

“我們會勝利的,國王陛下的行動太激進了。鋼鐵巨艦與高空飛艇,它們的出現必然引發一輪軍備競賽,軍備競賽可能會延緩戰爭的到來,那對我們是有利的,因為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準備時間。

軍備競賽也可能會提前引爆戰爭,因為軍備拼的就是資源,老牌殖民地國家資源總是更多的,那些後進國家本來就是為了資源才要爆發戰爭,更不可能看著舊帝國不斷積攢力量。可戰爭爆發,對我們也是有利的,因為我們本來就在期待著戰爭的到來。

戰爭爆發,不論過程,戰敗國必定淒慘,戰勝國也好不到哪去,包括諾頓帝國在內!我們能做到的,我們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奧爾抱著達利安,仿佛勝利就在眼前。

而達利安有很久沒從奧爾的臉上,看到這樣毫無陰霾的笑容了。他這麽確定,以至於達利安也沒辦法只是因為愛而點頭,畢竟那太盲目了,而是開始認真地思考:“我也知道在南大陸建國的想法……但我以為,我們那時候的情況,和現在的殖民地總督類似。你的想法是,我們可以真正地建國,掙脫諾頓帝國地建國?”

達利安的聲音越來越低,奧爾甚至從他的臉上看到了一絲恐懼。

“諾頓帝國就明晃晃地擺在我們面前,我雖然沒去看軍隊到底怎麽樣,但我看多了國家的高層,軍隊的將領。一旦戰爭開始,士兵與武器固然重要,但在敵我雙方的武器沒有顛覆性差距的情況下,將領與後勤的能力,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海倫娜一世想靠著誰獲得勝利?廢物和蛀蟲嗎?

教會的力量更不能忽視,他們依然擁有強大的力量,一直在旁窺探,渴望重回權力的巔峰。當戰爭的強度加劇,他們會坐視不管嗎?

君主和貴族們想要的,還只是土地、資源與財富,教會要的,卻是君主和貴族的血流幹,他們必定會推波助瀾的。

換一個時間,那些擁有天使的王室,必然會在危險中動用這種力量保護他們的權力與地位,最上層的君主保住了,無論死多少貴族,最多也不過是舊瓶裝新酒,迎來一段短暫的清明時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