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書同文字(第2/2頁)

趙佗腦海裏浮現出各種怪異的文字造型,痛心疾首道:“以臣征戰天下之所見,光是一個‘馬’字,七國就有七種寫法!”

“特別是楚人的鳥蟲篆文,那些字體像鳥又像蟲,臣光是看一眼,就感覺眼花繚亂,根本不知道寫的是個什麽東西,想要學習,艱難無比。”

“各地文字異形,這樣的情況,不僅讓我秦國派往諸侯各地的官吏,無法快速掌握當地的情況,看不懂當地人的文書典籍,容易被當地人欺騙。”

“而且鹹陽下發往各地的政令,因為文字異形,當地選拔的官吏和黔首皆看不懂,如此一來,又恐怕會滋生出有派遣的秦吏借用此事,私改詔令,以謀私利的情況。”

……

趙佗一口氣說了一大堆文字異形的弊處。

到了最後時刻,圖窮匕見,說出了他真正的目的。

“臣請陛下,當書同文字,以秦字為天下之準繩,使得四海九州三十六郡之內,皆用秦字,天下吏民,縱使不用官吏翻譯解釋,也能看得懂陛下的命令,如此方為天下一統!”

書同文字。

始皇帝面容微動。

七國文字各異,差別很大,他自是很清楚。

之前六國還沒被滅掉的時候,他與六國君主通信,根本看不懂六國君主在信上寫的是什麽東西。還需要專門的譯者進行翻譯成秦國篆文後,他才能看得懂,確實非常不方便。

這對於一個致力於掌控天下的君王來說,是一件非常不爽的事情。

當時的秦王政就說了一句話。

“這天下,一個字,竟有十九種寫法,又互不相識,極為不便,等寡人滅了六國之後,必將那些雜七雜八的文字統統廢掉,只留一種,豈不痛快?”

如今,天下疆土一統。

車軌、畝制、法律,甚至是貨幣也將通通統一。

這文字,也確實該統一了。

縱使趙佗這一次沒提出來,始皇帝也準備在忙完眼前的各種事項後,著手這一事情。

現在趙佗提前將這想法說出來,讓始皇帝感到驚訝的同時,也頗為高興。

他還以為李斯能最先明白他的意思,提出書同文字的建言。

沒想到竟是趙佗先說。

此子,真不愧是他的知心人啊。

想到此處,始皇帝的目光又看向案前那一疊薄薄的麻紙。

“書同文字,配上這新造的紙……”

趙佗不僅是提出了建言,更將書同文字的新載體也弄出來了。

想到還真周到。

與此同時,趙高也滿臉驚訝,感覺自己這兄弟果然見識遠大,提出的建言都是關系到國家大事。

以他趙高對始皇帝的了解,趙佗的提議正戳中對方的心窩,皇帝必定高興萬分。

“我也要像他學學才是,提一些對國家有利的建言,或許就能得到皇帝重用,日後為卿也說不定。”

趙高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眼見始皇帝認真考慮起自己的提議,趙佗覺得此事定然沒有問題。

因為歷史上,秦始皇本就有書同文字的念頭,並在這一年發布了統一天下文字的詔令。

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

這已經是後世公認的秦始皇的功績之一了。

趙佗所做的,不過是將這一事情提前一點點。

他發明出來的紙,將在秦國書同文字的過程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這也是趙佗之所以在就任少府之後,立刻選擇讓章邯造紙的緣故。

他造紙,真的不是為了上廁所。

他是為了皇帝,和天下!

“不過歷史上書同文字好像是李斯提出來的吧,這統一天下都七個月了,我都要開始統一貨幣了,他怎麽還沒提這事?”

“難道是因為我的緣故,改變了這一事件?”

“李公啊,看來此事還是得我來代勞啊。”

趙佗感嘆著,感覺自己為了國家大事,真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