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少府良策(第2/3頁)

他是大庶長,征服百越後,憑著這份功勞必定能夠封侯!

大丈夫居世,生當封侯,死當廟食。

這話大家可都聽過,既然看穿了趙佗的想法,他們尋思也爭不過,自然是一個個上道的跟著捧場。

就等趙佗說出他的良策,然後大家夥就能順理成章的捧趙佗上位,這樣一來,還能落個好呢。

聽著眾人的話,以及那一雙雙似乎看穿了他心思的眼神,趙佗只是一想,就猜到了他們的想法,頓覺哭笑不得。

始皇帝似乎也是這樣想的,他戲謔的看了趙佗一眼,淡淡道:“卿可言之。”

趙佗無語,感情他說了半天征伐百越的難度,最後這難題又拋回了他頭上。

好在他對此是有準備的。

略一思索,趙佗便開口道:“臣認為陛下若要征伐越地,當像之前覆滅六國一般,采用遠交近攻之術,緩緩圖之。”

“越地廣袤,並非一族一國,而是由無數部落占據各地,其中大者有東甌、西甌、閩越、南越、駱越等。”

“這些越人大國就如昔日的山東諸侯,並非鐵板一塊,比如南越就常和閩越爭鬥,閩越又常與東甌沖突,相互之間爭鬥攻伐,這一點我大秦就可以利用。”

“吾等可派商人、使者攜帶財貨拉攏越人各族,進行離間挑唆,使得這些越人之間相互爭鬥,發起大戰,等到越人兩敗俱傷之時,我大秦再出兵攻伐,如此便可省力而得全功。”

趙佗一開場,就讓王賁、辛梧等老將聽得點頭。

遠交近攻,離間挑唆,拉攏分化,最後各個擊破。

這點他們玩的熟啊,山東六國就是這樣被幹掉的,在戰爭中這確實是老成便利之法。

而且那些商人、使者還能承擔刺探情報的職責,正應了兵法上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趙佗繼續侃侃而談。

除去離間之策外,趙佗還建議秦國先修道路,從於越到東甌修一條,從贛地到南越修一條,甚至在其他地方還可以看情況修建運河,只有先弄好了交通,才能保障秦軍的後勤,讓車馬得以在山林中行進。

修建道路的時候,秦軍還可派遣小股部隊沿著道路攻略四周,收服周邊的越人小部落,逐步進行蠶食。

同時,趙佗還建議訓練一支強大的海船舟師,到時候便可從江東之地,發舟師入海,沿著海岸線,配合陸上大軍,近可攻東甌、閩越,遠可直抵南越後方,與陸軍夾擊,打越人一個措手不及。

依靠海運,還可輸送糧秣,遠比走陸路翻山越嶺要便捷的多。

具體的戰術上,秦軍可以先打最弱的東甌,然後聯手南越,合攻閩越。

與南越人瓜分完閩越後,再轉手進行挑撥襲擊南越,總體來說就是擊弱削強,各個擊破,不使越人聯合。

至於疫病方面,只要不是大軍聚集,哪怕小股部隊中了病,損傷也大不了多少。

總結下來,趙佗的征越策略,是以保障道路後勤為主,同時以計策挑撥越人爭鬥,遠交近攻,緩緩蠶食,最終達到吞並百越之地的目的。

這是秦滅六國的翻版。

這樣的戰術,王賁等老將自然是點頭附和,因為很穩。

但帝榻之上的始皇帝,卻是面無表情。

待到趙佗說完,他漠然問道:“卿所言效仿滅六國之策而征百越,不知需要耗時幾許。”

趙佗回道:“臣之所言滅越之策,或將用時六年。”

六年。

大部分時間用在修路、訓練舟師和挑撥刺探,收買越人部落上,只要這些前置工作做好,秦國想要滅越應該問題不大。

同時六年的時間,也足以讓南征的秦軍適應當地的地理氣候,不會發生大的疫病。

當然征服百越之後,秦軍還需要對當地的越人進行安撫,以越制越,以利益拉攏越人的上層貴族,避免越人反復,如此方能長久,而不是陷入永無止境的戰爭泥潭中。

所有時間算下來,趙佗估計沒有十年是搞不定的。

他之所以說個六年,一來是感覺始皇帝不可能等十年之久。

二來也是秦國尚六,他希望這個數字能帶來幸運。

可惜平日裏愛六的始皇帝,今日卻感覺不滿意。

“六年?”

始皇帝臉色不好看。

他從發動滅亡韓國的戰爭開始,一直到征服山東六國,前後花費的時間還不到十年。

山東六國,何等強悍龐大,其中的趙、楚、齊等國更是帶甲數十萬的天下強國,秦軍覆滅他們,都才用了不到十年。

南方的百越,無甲兵之利,棲山野之中,活脫脫的蠻夷野人,你卻要讓至高無上的皇帝花六年的時間來征服。

這是他的驕傲所不允許的。

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