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孤臣

最後一項議題是征發勞工修建暮蒼山關城。

暮蒼山舊關城城墻低矮,城樓拘狹,且年久失修,城墻也只有山嶺隘口間的一小段,而當時大梁也並非國都,只是一座普通的郡城,所以和這簡陋的關城倒也是匹配。

謝映之在親自考察了暮蒼山的地貌後,認為此處山勢雄峻,澗谷險要,而原關城並沒有充分利用此間的地利優勢,所以他計劃在原暮蒼山關城東北再造一座宏偉的關城,以扼守險要,成為大梁之咽喉鎖鑰,打造一個固若金湯的軍鎮要塞。且要在北伐之前完工。

暮蒼山脈綿延數十裏,山巒起伏峭壁陡立,工程浩大,工期緊迫,初步預算需要征發兩千民夫勞力。

楊太宰一聽,心裏立刻就打起了算計。

歷來修建工程,能撈的油水就不少,尤其像暮蒼山關城這樣的大工程,擱哪兒都是個肥差,不僅可以名正言順從國府調銀,還可以此為名向雍襄的黎庶士紳工商收取銀錢。

這暮蒼山關城一旦落成,不就是保護他們這些黎庶商賈的麽?征收點工程費還不應該?當然,收上來的錢,頂多一半用於建城,另一半自肥。

他拈須心想,中書台這幫子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嘛,才剛開始任事,就想著撈油水中飽私囊。

但這麽大塊肥肉,怎麽能落到他們口中?

於是他故作姿態道:“暮蒼山工程浩大,如今亂世,生民疲敝,征招兩千民夫,太傷民力。”

宋敞立即道:“征兵十萬,諸位覺得太多而擱置,那麽現在建造關城,征召兩千民夫,諸位還覺得太多?”

宋敞本是雲淵的學生,他這話明顯帶著些書生意氣。

今次朝上,中書台提出了三個議案,除了之前尚書台被迫應允的春耕事宜外。征兵十萬被擱置,現在連征發兩千勞工,尚書台這些人還要從中作梗。

這不得不讓他懷疑這是在針對中書台和雲先生。

因為一旦暮蒼山關城建成,那是千秋之功,尚書台這些人高官厚祿、屍位素餐,自己不任事,卻還要幹涉別人任事!

楊太宰皮笑肉不笑道:“宋司丞此言差矣,征兵十萬之事,又不是我等擱置的,不能算到我等的賬上。”

言外之意,這提議是蕭暥擱置的,跟他們有什麽關系。

宋敞神色郁結地看向蕭暥。

大殿空曠,加之蕭暥人氣太差,其他的臣僚都有意無意地離他遠一點,如避虎狼。顯得他更加落落寡合。

清冷的大殿上,他煢煢孤立,形削影單,面容雪白蒼俊,若不勝春寒料峭,勉強扶病,懨懨地不禁坐久。這和傳說中那個飛揚跋扈威權逼人的亂臣賊子實在相去甚遠。

而且今天上朝,蕭暥給足了雲淵和中書台的面子,幾乎退到沒人注意的角落裏。一副腰酸腿痛,都坐不住了,卻還要打起精神勉強營業的樣子,哪裏像個威壓朝野的權臣,倒是楚楚可憐。

其實剛才就征兵之事,就算蕭暥不發話擱置,他們也爭論不出個結果來的,這件事倒不能都怪他……

直到聞正看了宋敞一眼,他才從蕭暥身上收回目光,居然走了神。

聞正道:“暮蒼山關城一旦建成,可西據險要,南鎮關中,成大梁之門戶,使都城再無蘭台之變,胡馬入侵之患,乃千秋之功。豈能因一時勞力不足而擱置。”

柳尚書端著姿態,慢條斯理道:“聞部丞是沒懂楊太宰的意思,我等並非反對建造關城,而是工程浩大,不能操切,宜徐徐圖之,欲速則不達……”

一聽柳徽拖著調子開始拿腔拿調地說話,蕭暥就想給他開個1.5倍速的快進!

唐隸也道:“柳尚書所言甚是,中書台的諸位初入仕途,急於建立功業,但也不能太操切,不顧國力羸弱民生凋敝,貪功冒進,成全個人之功。”

聞正神色勃然:“這豈是個人功業?若無暮蒼山關城扼西北要塞,關中一馬平川,若遇襲擊,大梁將無險可守!”

“大梁西北不是還有盛京阻擋著嗎?”唐隸冷笑道,“怎麽叫做無險可守?”

聞正針鋒相對道:“那我倒要問問,兩年前,北宮達派大將左襲進攻高唐、博昌、曲河三城,兵鋒幾欲直下大梁,那個時候,盛京的兵馬在做什麽?”

蕭暥心中冷冷的想,那會兒王戎正打算趁秦羽和北宮達酣戰之際,率軍偷襲大梁城,坐享漁人之利。

盛京離大梁僅有六百余裏地,乃是肘腋之患!而暮蒼山關城一旦建成,王氏若要兵發大梁,必先破關。

此關建成,就能在北伐期間拱衛大梁,以免王氏乘機偷襲都城。

“聞部丞!盛京王將軍乃是聖上至親,忠誠可鑒,你這話什麽意思!” 唐隸高聲斥道,

“好了,聖上在此,都別爭執了。”柳徽端著一副老臣謀國之態道:“依老夫看,目前最重要的還是春耕事宜,稼穡乃國之根本,事情要一件一件做,所以老臣建議,待春耕農忙之後,再征發勞力築城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