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玄黃雙驕 萬象仙衣(第2/3頁)

“後來小道意外為東海散修收服,得到教化,不再餐食開智生靈,如今更已明心見性,望真君明查。”

太玄真君道:“閣下都已煉成元神,為何還要拜我正宗?”

萬刹道人應道:“小道修習正法,得到禮儀教化,早已心慕玄門,只是一直苦求不得。”

“今日忽有機緣得到真君緣法,願者上鉤,特來求見真君。”

太玄真君悠悠道:“既然如此,為我調理西海五百年贖過往罪孽,可以入我太玄正宗為客卿,再五百年積攢功德,可以在我座下聽講道法。”

萬刹道人先是心下一沉,聽到最後頓時大喜道:“謝真君成全!”

太玄真君揮了揮手,道:“且去吧。”

萬刹道人已經迫不及待,又行了個大禮,這才將身一搖,消失在了此間。

太玄真君將釣竿又甩入池子,這才回首瞧了許莊一眼。

忽然出了一個插曲,似乎完全沒有影響到許莊,只見他仍是雙目微闔,顱後卻有一道濛濛明光放出,照及三尺,似要凝結成一道神輪一般。

這正是大羅靈光運轉到了極致的表現,太玄真君微微點了點頭,暗道:“定性不差。”

正欲將目光放回池中,忽然許莊大羅靈光之中,又有一點紫氣升起,氤氳流轉,變幻不止,太玄真君倒未訝然,只是淡淡一笑,“悟性更佳,卻可惜了。”

……

百日時節,不過眨眼奔流。

如此短暫的時間,即使對於俗世而言,也不過一恍然間,遑論仙神一般的人物,與世同君之大能。

太玄真君仍是獨坐垂釣,怡然自得,身旁的許莊卻已不負最初之時,大羅靈光運轉到了極致的模樣。

他身上再無一點異象,只是面容平靜,對外界似乎也全無所覺,仿佛進入了完完全全的枯坐之中,直到某一刻。

一抹紫炁,倏然自他眉心生出,化作翩翩一只飛鳥,在空中上下紛飛。

接著,越來越多紫炁透體而出,在空中生出變化,花鳥蟲魚,山林湖海,乃至大鵬展翅,龍虎爭鬥,仙靈異獸,萬象紛呈。

“哦?”太玄真君心中微微一動,側目落來。

許是受到真君注目,或許恰是這麽一瞬,空中紫炁所化萬象倏然一收,朝許莊身上飛去,只見紫光匯聚,灼目一刹,赫然化作一件華貴道袍,萬事萬象,都已印落其上,似乎化為了這件道袍的一縷線繡。

太玄真君淡淡一笑,回過首去望著池面,口中問道:“這門道術,似乎超出紫綬仙衣的禁制範疇了。”

許莊雙睫微微一動,睜目開來,朝身上道袍瞧了一眼,微笑應道:“真君慧眼,確實如此。”

不同五行神雷,這次推演道術,可說是許莊首次全力運轉大羅靈光,統合自身道法所為,並不僅僅借由紫綬仙衣為根基。

為求盡善盡美,許莊甚至借用了太素正宗道術,太素亙本真氣的理念,這門道術煉到深處,號稱無形不能近,有形不能傷,乃是太素正宗之中有名的上乘護身神通。

許莊身為本宗真傳,自有資格修行本宗各種道術,不過太素正宗門中道術何其眾也,許莊向來只缺時間修行,不虞手段不足,許多都是擇而淺試。

與其他道術相比,太素亙本真氣已受許莊頗為重視,耗費些許時間修行到了七重境界,只是錯過了煉就罡雲之機,又一直不得閑暇,所以沒有煉入罡雲之中,也派不上極大用場。

除紫綬仙衣、太素亙本真氣以外,這門道術還融入了許莊對於道術的許多理解,甚至並不基於區區護身之道,才有了那萬象紛呈的異象。

所以太玄真君所許莊這門道術超出了紫綬仙衣的範疇,確實不是一句虛言。

太玄真君問道:“你可予這門道術取名了?”

許莊沉吟道:“我待將這門道術,命名為:萬象仙衣。”

萬象仙衣,作為許莊基於《太玄開天大羅經》萬法滋長理念的第一次嘗試,或許就目前階段,他並不比之太素亙本真氣這般完善的上乘道術更強,但隨著許莊道法長進,有朝一日未必不能盡取諸家之長,提高到不可思議的境界。

許莊並不覺得這是遙不可及的野望,正如太玄真君所說,世間上法都是自尋其道,前人道術也是基於自身道法造詣所創才流傳下來。

許莊其實在金丹之時就已開始在這條路上摸索,於他這種人而言,並不顯得為時尚早。

“萬象仙衣。”太玄真君先是贊許的點點頭,接著說道:“不過……”

“不過?”許莊微微皺起眉頭,暗自思索萬象仙衣是否有著什麽致命錯處。

太玄真君悠悠道:“我本設想,如你所推演的紫綬仙衣能夠瞧得過眼,我便將此道術傳於太玄門中,也算沒便宜了你白得一篇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