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297 傳心得

王彪之笑著應道:“你放心,明日不會了。”

二人繼續聽王葛講。

“因此我想到,用封閉的竹管力量,代替嘴的運氣使力……後來,踱衣縣的鄭匠師把滅火筒改良,橫置汲水筒,跟水箱連為一體,增加汲水孔……前些天我在郡級比試中改良的農藥噴灑器,就是把噴濺結構改為橫向,增加孔眼數量……正是這場比試,再引發我深思,我認為不論滅火筒還是噴藥櫃,跟鐵肆的一種吹火器『鼓風橐』的道理一致。”

“等等。”年紀最長的木匠師出言,語氣頗沖:“汲水跟鼓風怎能一樣?”

旁邊藍匠師怕王葛生氣,趕緊轉圜:“呂翁的意思是,王匠師怎麽會將水、風兩種器械放在一起探究?這一步,好比從無到有。”

張匠師帶著些許的自嘲附和:“是啊,如果我們也能參透目前境界,突破從無到有,或可來得及晉升大匠師啊,呵呵。”

藍、張兩位匠師,在王葛才來襄平時一起制過犁。即使二位不替呂翁解釋,她也沒生氣。

因為今天來這裏,進一步實現了她穿越的意義!

她前世今生都是普通人,沒有高官厚祿、掌握權勢的野心,她自知沒那種能力。她心理年齡一把歲數了,跟桓真、司馬韜這樣的少年相處、相鬥時,都得絞盡腦汁,何況官場。沒看桓縣令到踱衣縣才兩年,頭發都竭慮泛白了。

她就是一個有著前世記憶的木匠師,承繼著某些非遺文化,見識到這些文化在古代,其實是賴以生存的技能、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後,決心把後世的文化融於大晉。

利民就是利己,利民才能利國。

怎樣才能加速匠技文化的碰撞與融匯?只能像儒學一樣去推廣,去授業。

王葛微含笑,聲音自信而高昂:“我們是木匠師,以木為基石,木除了與火相克,可容土、容氣、容水,或可與金結合,變成比單純用銅、鐵所制,更利於農事戰事的器物。我們是木匠師,要操縱木,不要被木操縱,先深知這點,才能談從無到有。”

大部分木匠師邊聽邊點頭。

王葛:“所以我想,噴藥櫃增了進、出水的孔後,改無可改了麽?不往儲農藥的櫃裏灌注前,空木櫃不就相當於鼓風橐麽?”

一片倒吸氣聲。

她最後這句疑問,就是醍醐灌頂!

王彪之才蓄的整齊白須被他揪掉兩根。他跟段娘子互覷,眼中映著對方的驚詫。原來改良風箱的前一步器物,是空的噴藥櫃!

王葛繼續:“空的噴藥櫃,在推送竹筒時,抽取的不就是風?出的不也是風?風箱的區別是想辦法把推、抽回,都變成最開始我說的封閉嘴巴。別說由水敢想到風……”她突然頓住,猶豫該不該借今天的機會,引出那大殺器。

她指向飄在天空的木鳶:“我甚至敢想,有朝一日,人會不會借鳶飛上天?我去庖廚時,發現熱氣把甑蓋頂翻,當時我就想,如果將甑橫倒,熱氣能不能推動沉重的甑?我再想,能不能想辦法加大熱氣的力量,用在別的方面?推著別的器械行走,最終替代畜力?我去打水時,得依靠桔槔才能把很沉的水桶提上井沿,於是我想,倘若吊杆的力量有一套固定算法,投石機可不可以無限增大,輕易砸開城墻?反之呢?能不能用重石的力量,撬起更沉的重石?可不可以移山?”

隨王葛一句句引導,她面前的匠師們逐漸激動、直至顫抖。

王彪之臉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功曹史,我建議授學結束後,所有匠師簽密契。”

“可。”段娘子的心也劇烈的跳,別說這群木匠師了,她一個外行都隨王葛的話,一會兒暢想天際,一會兒腳踢大山。

古有公輸子,今有木匠王葛啊!她叮囑:“近來城中不斷有諜人異動,今天起,再增強保護王葛的兵力。”

“是。”王彪之聲音更低:“剛才她講這些設想前,停頓過,我覺得她在風箱上還有改良計。”

“她和我提過,可試著把粗樹掏空,做成大型吹火器。”

“之前既然透露過,她不會欲言又止。連人借鳶飛天的設想都敢宣揚,還有什麽會讓她謹慎,把要說的咽回去?”

段娘子輕“咦”,是啊。“除非……是可實現的改良?”

王彪之抄起手:“或許比風箱、甚至曲轅犁更令我等震驚。”他一心二用,趁王葛歇口氣的工夫,宣布今日的匠技授學結束。

此刻,鄒娘子正跟劉清坐在街邊安靜處,她把阿弟跟那家農人的糾葛、以及她的質疑全詳細講述。鄒娘子知道劉清肯定答應幫忙,只是沒想到對方面冷心熱,竟跟她交流起識別諜人的心得。

劉清出身可不一般,他大父在鹹寧年間擔任過司隸校尉,家學淵源。這讓鄒娘子有種回到訓練營的感覺,久違而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