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風波再起(第2/2頁)

底下的一幫大臣,紛紛拱手開口,有恭賀老天官再得恩賜的,有勸慰老天官不必自輕的。

早朝結束了,但是這場早朝帶來的余波,才剛剛開始。

朝廷當中,最頂層的大佬們,無非就那麽幾位。

五軍都督府,六部七卿,內閣閣臣,加上司禮監的掌印和秉筆。

攏共加起來,就這麽多。

這麽一場朝會。

工部尚書石璞,被下了詔獄,基本沒可能翻身。

司禮監掌印太監金英,被打發到了南京吃齋念佛,終生不得踏出佛寺一步,算是終生監禁。

如今又鬧出了老天官請辭之事。

雖然,眾目睽睽之下,天子言辭堅決的再次拒絕了老天官的致仕。

但是,只要對朝廷的政務稍微敏感一點的人,都能察覺的到。

這次和以往不同,老天官離開朝廷的日子,恐怕不遠了。

特許免去朝參,另賜宮中軟轎,再加授太保之銜,看起來是榮寵之極。

但是越是如此,便越昭示著,這一次,天子要動真格的了。

三公之銜,乃人臣之極,輕易不授!

自太祖朝之後,只有英國公張輔一人,曾領太師銜,文臣無一人生授三公之銜。

於謙,胡濙,王文三人,前者因首倡嗣立新君,後者因當機立斷,大破也先,方得授三孤之銜。

如今老天官未有新功,便再得加銜。

這只能說明,天子是在代替朝廷,酬他一生為國辛勞之功。

換句話說,到了這個地步,老天官除了直接兩腿一蹬,閉眼去見先皇,就只剩下致仕這一條路了。

雖然天子尚未批準,但是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畢竟,吏部尚書的位置特殊,一旦動搖,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有一個緩沖的時間。

不出意外的話,最晚在朝廷封印之前,這件事情也就該塵埃落定了。

朝臣們三三兩兩的離開了大殿,心中卻是各自思量著,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自己究竟該如何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