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2/3頁)

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懂,可讓王文說出來,就莫名的帶著濃濃的火藥味。

果不其然,這話說出來,就連天子的臉色也不大好看,忍不住輕輕咳嗽了一聲。

這一下,王文才算是收斂下來,拱著手道。

“陛下,臣口不擇言,請陛下降罪!”

朱祁鈺輕輕的瞪了王文一眼,隨後看著一臉難看的於謙,道。

“兵部正值整飭軍屯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從兵部抽調官員,的確會有礙朝廷大政,於先生的顧慮朕明白。”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個時候,作為天子,就不得不當這個和事佬了。

先是安撫了於謙兩句,隨後,朱祁鈺話鋒一轉,道。

“但是,天官說的也有道理,首倡出閣之功,非同小可,若是不予擢升,外間不免有所議論。”

“既然天官說,讓沈敬到東宮做少詹事,諸卿也沒有什麽意見,那便如此辦理便是。”

“不過,為了不影響整飭軍屯的大政,可待此事結束之後,再令沈敬入東宮,在此之前,先讓他兼任詹事府的府丞,如何?”

這算是個折中的辦法,雖然還是不情願,但是,天子都開了金口,再拒絕就是不識擡舉了。

因此,於謙也只得拱手道。

“陛下聖明。”

其實說白了,沈敬的官職,最難之處在於,既要予以擢升,又不能調離兵部。

這中間就有一個巨大的沖突,那就是,兵部之下,除了侍郎之外,便是四個清吏司。

考功司郎中是正五品,可侍郎卻是正三品。

首倡之功雖重,可也不至於連升四級,還要橫跨一個四品到三品的大檻,歷朝以來,有這種幸運的,就只有前段時間,被羨慕嫉妒恨的項文曜。

但是,這位項侍郎,可是紮紮實實的在郎中的位置上幹了好幾年,加上考課是上等,又有了種種機緣巧合,在朝廷無人可用的情況下,掉了個大餡餅。

然而即便如此,項文曜在朝中,還是頗受非議,許多人都覺得他是幸進之輩。

而如今,朝廷已經漸漸從土木之役的巨大沖擊之下恢復了過來,這種超擢自然是不可能再有復制的。

不能提拔為侍郎,那麽,想要擢升,就只能往兵部外頭掉,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天子的這個法子,算是平衡雙方,但是,本質上還是支持了王文的意見,要將人調去詹事府。

只不過是先兼任五品府丞,然後待兵部事情結束,再行擢升而已。

當然,沈敬的問題,還是小事,更難處理的還在後頭!

說到底,沈敬雖然功勞最大,但是,他算是天子黨,無論如何,天子都是不會虧待他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沈敬的賞賜重了輕了的,都不會得罪天子。

可後頭的兩個人,朱鑒和朱儀,一個比一個不討天子歡心。

朱儀就不說了,這位小公爺,簡直是膽大包天,先是春獵上明目張膽的站隊太上皇,春獵結束後,又拉著胡濙阻攔東廠進南宮。

這段日子以來,東廠可沒少找這位小公爺的晦氣,這其中,若是沒有天子的默許,眾人是決計不信的。

至於朱鑒,天子對他的觀感大抵也算不上好。

雖然說,他沒有公開為太上皇說過話,甚至於,當初遣派他出京迎回太上皇,也是天子的聖意,但是,這位朱閣老,在回京之後,表現的實在太拉胯。

沒見到人家李實和羅綺,也是憑迎回太上皇的功勞提拔的,但是,羅綺就老老實實的,而李實更是被當做天子的親信。

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朱鑒回京之後,上躥下跳的實在有點厲害。

先是處處和身為次輔的俞士悅作對,將內閣鬧得雞犬不寧,後來,又在朝廷上主張為東宮備府,這就算了,到最後,還被戳穿這麽做是為了謀求詹事府,最終鬧得雞飛蛋打,名聲盡喪。

這還不算,後來,朱儀上奏幼軍的事,他也橫插一杠子,如果要在內閣當中評出一個最不受歡迎的人選,那麽,就必然要屬朱鑒無疑了。

事實上,在一個最依靠天子聖恩的內閣當中,朱閣老能夠呆到現在,已經足以讓老大人無數次默默的佩服天子的胸襟了。

因此,對於朱鑒和朱儀二人的封賞,眾人自然是慎之又慎。

不過,到底有那不信邪的,沈敬的事情暫時落定之後,內閣當中,便有一人出列,道。

“陛下,臣以為,如今太子既已出閣,首倡備府的朱閣老,亦不得不賞,除此之外,俞次輔身為詹事府詹事,僅加太子少師銜,未免不當,可將俞次輔及朱閣老分別加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之銜。”

“除此之外,如今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蕭镃,因舞弊一案被停職在府,為不耽擱太子政務,可命朱閣老兼任右春坊大學士,用以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