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二章:不撞南墻不回頭(第2/3頁)

只有於謙,仍舊穩穩的站在原地,額頭上的汗水雖然不斷下落,但是,他卻沒有半點要放棄的意思。

不遠處的陰影當中,張輗和朱儀二人就這麽望著遠處的場景,越過於謙,是長長的宮道,上面除了侍衛和偶爾路過的宮女內侍之外,竟然真的再無任何人影出現。

“這鬧得有些大了吧?”

這副場景,顯然也出乎了張輗的意料,目光落在遠處於謙的身上,張輗側了側身,對著朱儀問道。

“這懷恩公公,竟然真的進去之後,就再沒出來,難不成,他沒將外頭發生的事稟告上去?”

“不會……”

朱儀搖了搖頭,篤定的說道。

“身在禦前的人,最忌諱的就是欺瞞,所以,懷恩必定是上稟了。”

“那怎麽會什麽反應都沒有,就算是晾著,也得給個說法吧?”

張輗看著遠處那一幹緋紅衣袍的大臣,開口道。

畢竟是這麽多朝廷重臣,什麽說法都沒有的就等在此處,真的鬧出個什麽事端來,那可是動蕩朝局的大事。

這位陛下,不是一向最看重朝局穩定嗎?

怎麽,忽然改性子了?

聞聽此言,朱儀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深意,道:

“二爺,這禦前之事啊,怕的往往不是欺瞞,而是如實稟告,陛下擺明了不想見於謙,但是,這於謙帶著群臣,在此處等候,名為等候,可是實則,卻隱隱有逼諫的意味,只不過,還未亮出真正的名頭罷了。”

“這種情況之下,沒有說法,其實才是最好的處置,不是嗎?”

張輗到底是勛貴世家出身,稍一思忖,便明白了朱儀的意思。

“不錯,剛剛懷恩公公已經兩度傳旨,但是,於謙仍舊執著不放,這種情況下,陛下要麽召見,要麽不見。”

“要是召見了,這一局便算是陛下輸了,可要是再傳旨說不見,那麽,群臣要麽退去,要麽,恐怕就是真正的跪諫了。”

“看於謙這個架勢,就算是懷恩公公再來傳旨,他怕是也不會就此退去,倒不如維持現狀,讓這些人吃吃苦頭,等熬不住了,自然便會退去……”

“不過,看這個樣子,這位於少保,怕是要跟陛下硬扛到底了。”

看著張輗一副看好戲的樣子,朱儀忍不住搖了搖頭,道。

“應該快了,不出意外的話,陛下應該只是想讓這些大臣吃些苦頭,並沒有打算真的把他們怎麽樣,這樣的天氣,再這麽不管不理,只怕是要出事,咱們這位陛下,這點分寸應該還是有的。”

似乎是為了印證朱儀的話一樣,他這邊話音剛落,另一邊宮裏就有了動靜。

遠遠瞧著,一隊內侍從宮中走了出來,見此狀況,在一旁歇息的幾個大臣,也紛紛被人攙扶著重新到了宮門前。

但是,讓所有人意外的是,這次來的不是懷恩,而是東廠太監,舒良!

所謂人的名樹的影,看清是這位舒公公的時候,不少大臣後背便是一涼。

和素來低調的懷恩不一樣,舒良每次出來,身邊帶的人都不少,這次也不例外,粗略看著,跟他一同出來的內侍,至少有三四十個。

舒公公穿著一身張牙舞爪的蟒衣,來到眾臣面前站定,臉上依舊掛著萬年不變的虛假笑意,還未開口,眼瞧著於謙打算開口的俞士悅,便搶著上前道。

“見過舒公公,不知陛下聖體可好些,是否能夠召見我等?”

這話說的客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舒良也回了個禮,道。

“次輔大人不必著急,太醫診治了之後,說是陛下昨日有些著涼,不礙事,至於能否召見……”

舒良緩緩收斂了笑意,轉向了在場的正主於謙,道。

“陛下口諭,今日不見大臣,諸位,請回吧!”

這話剛剛懷恩就說過一遍,如今舒良再說,基本上是原話未動,但是,不同的人說出來,其中意味明顯不同。

至少,從這位舒公公嘴裏說出來,莫名的讓人不自覺的想往後退。

一時之間,宮門外的不少官員,都隱隱有退縮的意思。

當然,這些人當中,不包括於謙!

即便是面對著舒良,他依舊神色如常,道。

“舒公公,今日我等前來,實有要事要稟告陛下,若陛下不見我等,我便繼續在此等候,還請公公再稟陛下。”

同樣的一番話,於謙剛剛也說過,如今的場景,好似是重來了一遍,但是實際上,卻大不相同。

大臣們這邊,已經見到了天子的心意,他們當中大多數人是想要勸諫,但是,不是想要送命。

就連於謙這樣深受寵信,位高權重的大臣,都被在這烈日底下,硬生生的晾了這麽久,可見此事之上,天子心意已決,再耗下去,著實是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