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大雪(第2/3頁)

這一點,單看如今金水橋畔的大臣排布就可以知道,往常時候,這位陳尚書身邊,可總是圍著不少人,但是,這些日子下來,基本上已經變得冷冷清清的,到了今日,更是一個人都沒有了……

清晨的鐘聲照常響起,天色灰蒙蒙的,雪花還在往下落,隨著宮門被推開,白雪覆蓋的宮城,呈現在所有人的眼中,大臣們在禮官的引導下排好隊伍,依次從側門而入。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一陣整齊的行禮聲,早朝正式拉開了序幕,按照慣例,各部分別開始稟奏政務,吏部遞上了已經第三次修訂的京察章程,不出意外的話,這已經是最終版的。

照理來說,這章程早就應該定了,畢竟,按照天子之前的旨意,這次京察,會從年初延續到年末,現如今,距離朝廷年節前封印,已經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章程定下之後,吏部還要提前準備一應的事宜,所以,時間是很緊張的。

但是,沒有辦法,這一年下來,案子實在太多,尤其是都察院現在還在查的劉益的案子,牽扯到了很多京中官員,這些人如果都貶黜了,那麽,必然要趁京察的機會增補上來,以免影響到朝廷正常的運轉。

如此一來,原本京察考核中的很多條目,就不得不重新調整,這些調整,既要合理,又要考慮對之後京察的影響,還要能夠兼顧實際的狀況,著實是讓吏部十分為難,基本上每一次的版本,都已經是數易其稿才呈遞上去,可即便如此,還是被駁回了好幾次……

不過所幸的是,這一次總算天子沒有再多說別的,看完之後提筆在章程上批了一句,便算是通過了。

當然,老大人們都心知肚明,這絕對不是因為吏部已經做到盡善盡美,而是已經沒有時間了,所以馬馬虎虎能夠過關,也就罷了。

但是無論如何,吏部這一關是過了,緊接著下來的,就是越過了年節後,京察的具體實施階段,不過,那就是朝中的一眾大臣們自己該操心的事情了。

吏部之後,便是戶部,例行的哭窮之後,戶部又稟奏了一番今冬突然到來的酷寒,京城的雪,今天是第一場,但是其他地方卻不是,山東從半個月之前就開始下了,中間停了三日,然後就又下起來了,河南晚一些,但是從數日之前也開始飄起大雪,一直沒停。

有了年初鳳陽八衛的教訓,戶部這次提前做了準備,現在就已經開始請奏,要準備賑災的物資了。

這一舉動,倒是在朝中引起了諸多的非議,不少人都覺得,戶部有些小題大做,山東也就算了,但是其他的地方,按理來說,還遠遠沒有到形成雪災的程度,這種時候就開始準備賑災,未免太早了些。

當然,他們之所以反對,更重要的原因是,戶部一旦真的開始準備賑災,那麽首當其沖的,就是年節下的各項賞賜年禮,肯定是不發了,其次就是各個衙門的預算,又要面臨克扣的局面。

除此之外,戶部前兩日隱隱約約傳出了消息,說是打算過了年以後,重新推行胡椒蘇木折俸的辦法,這次要更狠一些,直接是折俸五成,雖然說,這次早朝還沒有提出來,但是,老大人們豈會答應這種辦法,因此,戶部剛一上奏,就有不少禦史站出來,參劾戶部。

不過,面對這種狀況,天子卻只是皺了皺眉,旋即便看向了戶部尚書沈翼,道。

“戶部所奏,言之有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寧可小題大做,也不可等到真正災情到來措手不及。”

“朕之前下令,命各州府提前購置薪炭,如今狀況如何?”

這次雪災,早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

而且,朱祁鈺很清楚,這次雪災的規模,遠勝於以往,範圍波及到河南,山東,直隸,浙江等好幾個地方,接連數月,不少州府大雪積數尺之厚,人馬不通,百姓牲畜凍死者,至少數以萬計。

可以說,這是他登基以來,即將經歷的一次最大的災情,所以,他早就吩咐戶部提前做了準備,甚至於可以說,商船,皇莊等等一系列的手段,也都是為了這次雪災做的準備。

至於前頭的那些災情,和這次比起來,只能算是小打小鬧。

聞聽此言,沈翼拱手道。

“陛下放心,自六月起,戶部已經移文各處州府,開始儲備薪炭,如今按照各府回報的信息來看,山東,河南,浙江等處州府,儲備薪炭足可以支撐百姓過冬之用,具體的數字,各處巡查禦史已反復核證,有徇私舞弊者,俱已被革職問罪。”

“除此之外,今年各處收繳的秋糧,按照陛下旨意,各州府至少留存一半以上,以備災情,此前受災嚴重之地及曾有過雪災的地區,秋糧留存六到七成以上,剩余部分,如今已陸續開始起運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