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但是(第3/3頁)

可是,有人把這些囤積居奇的商賈給打掉了,這些老百姓,反而會聚集起來反對,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高價的薪炭也還能買得著,總比買不著強,而且,他們不敢得罪這些豪紳,因為他們知道,這些豪紳可以輕易的對付他們,但是,圍堵皇莊這樣的事情,卻反而做起來毫無壓力。

站在林聰,或者說站在一個地方官的立場上,他的目的是不起暴亂,或者說在起了亂子之後,能夠將範圍控制好,那麽這種情況之下,籠絡豪紳,反而是最便捷最好用的手段。

事實上,對於在場的一眾大臣來說,他們不怎麽在意劉安的手段,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拋除掉劉安宦官的身份之外,災年之下,拿這些囤積居奇的商賈開刀,本就是常用的策略之一。

林聰和劉安,實際上是地方官在面臨災年之下的兩難抉擇時,所走的兩個不同的極端!

一念至此,殿中的諸臣眼中泛起一絲明悟,他們隱隱明白,天子為什麽要如此小題大做,因為一個區區林聰,而將他們全都叫過來了。

這次的事情當中,天子不會降罪於林聰,因為,天下有很多個林聰,地方上的官員,不論是平時的各種徭役,刑案,民政等各種事情,都需要和當地的士紳打好關系,讓他們來幫忙維持好一地的穩定。

這種情況下,在遇見這種災年的時候,有些人會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縱容他們囤積居奇,有些人會努力爭取,和這些士紳談判,爭取能夠拿到平價的薪炭出售。

但是無論如何,敢直接和這些士紳商賈撕破臉皮的,終究是少數,因為這麽做的代價很大,劉安就是一個例子,他收集薪炭,是為了百姓能夠安全過冬,雖然說收集後的薪炭,肯定要統一調配,但是只要各處都能統一,那麽,大興縣自然也不會拉下。

可即便是如此,百姓還是被煽動的圍了皇莊,哪怕他們知道,煽動他們的人,就是那些囤積薪炭的商賈,他們也只會選擇把仇恨宣泄在劉安的身上。

人皆如此……

林聰的選擇,可以說已經算是比較有良心的地方官了,但是……

殿中的一眾大臣擡起了頭,他們已然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大多數人都這麽做,不代表是對的,這後面一定跟著一個‘但是’。

但是……再多的理由,都掩蓋不了,這種做法其實是在草菅人命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