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善良

自己的從六品還只是小道消息,周遊的正五品已經光明正大進了宮了!

祝纓打小就不是個吃虧認命的人,狠狠生了一回氣,身邊的那兩個人卻不像她。

左評事半是羨慕半是不屑又摻了點難明的味道,說:“哎,這位將軍怕是上輩子積了大德了吧?”

祝纓心道:那他下輩子一定會很苦。

楊六郎也咂了咂舌頭:“那咱們怕是上輩子福氣沒攢夠。”

左評事道:“承讓承讓,我上輩子最缺德,你比我好些,咱們仨裏,小祝上輩子功德最多。”

楊六郎笑道:“小祝下輩子也會好的,聽說——”

他又聽說了祝纓抄家網開一面的事兒,祝纓道:“你怎麽這麽多的消息?皇城裏的、衙門內的你知道也就罷了,怎麽外面的也知道了?”

楊六郎嘿嘿一笑:“我好這個麽!”

他們這三個小官,兩個據說升職有望,升完了離周遊還差很遠,楊、左二人羨慕嫉妒,卻從未開啟“恨”這種情緒,差得太大,恨都夠不著。

祝纓就不一樣了,她想:這個缺德玩藝兒管禁軍?萬一他當值,與他撞上了又是一番官司。好晦氣!

她開始提防上了。

左評事又問了楊六郎:“除了他們,還有別人麽?”

祝纓也尖起耳朵來聽,楊六郎道:“聽說又要添一位相公啦。”

左評事問道:“難道是王京兆?”

“他?他才幹京兆多久?這就能入政事堂?且得熬著呢。”

“那是誰?”

楊六郎道:“鐘大人掌了禮部,你說,原來的禮部尚書他老人家去了哪兒了呢?”

“施……”

“對嘍,就是他。”

原來的禮部尚書叫施鯤,跟他們大理寺也沒什麽交集,祝纓也只是聽過這個名字、遠遠看過幾眼而已。不過,據說此人是個很會糊弄的人,端水極穩,有人說他是菩薩,有人說他是木頭架子。

左評事道:“那倒還好,這人不好折騰。”

他們又嘀咕了幾句,左評事先口頭邀大家吃個年酒,楊六郎笑道:“你們大理寺今年發財,我就不客氣啦。”他也約了左、祝二人吃酒。祝纓又與他們排了個日期,自己也要請一請同僚的,連楊六郎也一同請去,楊六郎痛快地答應了。

他們閑話完,離放假也就不遠了,人人不安心,都盼著好早點回家。豈料鄭熹卻又趕在年根前,將最好的消息發給大家——升遷。

鄭熹宣布完了這個好消息,又說:“政事堂體恤下情,為了讓大家過個好年,放假前就把文書批下來!年後……”

所有人都說:“必為大人效力!”

給錢、升官,上哪兒去找這樣的好上司?皆大歡喜。

鄭熹開始發放文書。

祝纓直接升做了司直,這種連升八級的官運太令人羨慕了。同僚本該有點想法,心裏那點嫉妒卻又被興災樂禍沖淡了不少——蘇匡升做了主簿,七品,比祝纓這個後來者要低。而左評事也升做了主簿,原本的主簿也升了,王評事與祝纓一同做了司直。

王評事就不太讓人羨慕了,因為他已經很老了,孫子都跟祝纓差不多大了,之前一直做著從八品的官,聽起來就讓人同情。如果資歷是塊肥肉,得是被他熬成焦炭了。

其他人也有散官虛銜漲了的,也有實職漲了的。大理寺的三位大人在大理寺內卻是升無可升,看起來像沒什麽實惠一樣。這也是因為越往上越難走,鄭熹今年還不到三十歲,還要怎麽升呢?開始快,現在就是慢下來“熬”的時候了。

鄭熹發完了文書就與裴、冷二人一處說話去了,是個十分識趣的上司。底下的小官們各找各的朋友,互相恭喜、約年酒之類。蘇匡雖然心中不忿,也不好在這個場合公然發作,依然裝作笑嘻嘻的樣子,跟誰都說兩句。同僚都有了好事,也都應付著他,場面十分和諧。

祝纓這裏與王、左二人說話,她沒有稱呼兩人的官職,還是與先前一樣,說:“老左好可惜了。”左主簿倒還看得開,說:“我有什麽好可惜的?我們本來就看好你的,你不用不自在。”王司直也說:“嗯,他這次沒撒謊。”閑說了一會兒,也到了回家的時候。

祝纓與王司直近來關系很好,左主簿也不像不開心的樣子,三人就一同“歸心似箭”地離宮。路上,祝纓看左主簿這樣子實在不像是被晚輩超過之後的不開心,她是有些納悶的,因為左主簿是個老官油子並不高風亮節,做官的升職不如別人,總會有些不快的。

祝纓說:“我給你們找輛車吧,下雪了,老王走路有點不穩了哩。”

左主簿道:“給他,我自走著回去。”

祝纓去找了兩輛車講定價錢先付了款,回來的時候左主簿還在陪著王司直。左主簿道:“小祝……司直,也太實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