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小祝

趙蘇雖躊躇滿志,最後一次向祝纓道別的時候仍是謙恭有禮的。

祝纓道:“再多囑咐你一句。”

趙蘇忙立正了聽。

祝纓道:“京城雖是繁華之地,卻也龍蛇混雜,自己一定要把持得住。”

趙蘇道:“是。”

其余的話在之前都已說得差不多了,祝纓給他開具了文書,又交給他幾封書信。道:“信在這裏了,怎麽用就看你了。”

趙蘇小心地接著揣了,道:“義父於我恩同再造。”

祝纓知道他們之間是始於交易、始於一種利益的合作,不過時至今日交易也變了點味道,日常的相處也多了一點溫情。祝纓道:“莫負光陰。”

“是。”

趙蘇此時的年紀如果是已然學成,則上京算年輕的,如果是想繼續讀書,年紀又大了一點。再想走正經的路子出仕,是比較難的,如果劍走偏鋒提到他這個“獠女之子”的身份呢,以後又不洗脫。

還是很考驗本領的。

祝纓不打算在這上面“指點”趙蘇,義子也不是親兒子,關系仕途的事兒,她把路都鋪成這樣了,再事事都不給人自主那也不像話。強行扶出來的,如果趙蘇自己立不起來,會成為大壩最弱的那一塊土。

小吳是經常往京城跑的,不用祝纓囑咐,她只對小吳說:“你只管看著大郎的行事即事,別的不用你多做。”

原本她打算讓趙蘇住在她在京城的宅子裏,趙灃卻要讓兒子另置一處房產,好歹是自己的家。否則要幹點兒什麽也怕不方便。因此只與祝纓說:“且先借住幾日,待找到房子之後就搬出來,不會過多叨擾的。”

他們還以為祝家與所有的官員家一樣,自己的小家庭——甚至小家庭也不全,只帶部分妻妾子女——攜來赴任,一大家子還在老家。男男女女的,住著不方便。趙蘇年紀不小了,在家裏也能當半個家,也不是小孩子了該有自己的交際。

祝纓也不介意,道:“等他抵達京城,考試也快開始了,哪有心情找房子?過了年又開學了,太學裏頭是有為外地學生準備的館舍的。先住下,把書溫好了,考中了再買房也不遲。”

她回憶了一下自己的書房裏也沒什麽不能見人的東西,便說:“他要溫書,我那裏倒有一屋子的書,先看著吧——許在不許壞。”

趙蘇大喜,再次拜倒。

祝纓道:“去吧。”

趙蘇就此踏上了往京城去的路,蘇鳴鸞正在山下,也與姑父姑母一起來送他。望著表哥遠去的背影,蘇鳴鸞心道:京城?那是個什麽樣子的地方?總有一天我也要去看一看。

祝纓想得就簡單的多了——得接著幹活了。

…………

秋收已經完成了,種麥現在也不需要她來做,離賣村子的時間又還早,正可將縣裏的官吏、衙差們一起來訓一訓,教授他們一些斷案之法。

關丞等人多少知道一點,以前就是他們斷案的,他們又都羨慕祝纓斷案的本事,也好奇她都是怎麽辦到的。不止司法佐、衙役、仵作等,連關丞也要過來聽上一聽了。

第二天,大家齊聚到了縣衙裏,關丞見到幾個女子在一邊低聲交談,引得幾個男衙役往那邊看。心道:不像話!

他咳嗽了一聲,用力瞪了幾個男衙役一眼:“都幹什麽呢?!”

將男人訓完了,又說女人:“嘰嘰喳喳,成何體統?這是縣衙,不是街邊閑茶鋪子!少把三姑六婆的習氣帶過來。”

女人們臉也漲得通紅,誰被當眾說了都尷尬。她們只是有點小興奮。不過幾個女卒——或者說典獄——聽說江舟也想聽聽,她們都動了念,也一塊兒來了。她們很少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於紀律之類也不是很熟悉。

被關丞一說,都緊緊地抿上了嘴。

關丞總覺得缺了點什麽:哦,不太好叫女人拋頭露面的啊!

祝纓帶著侯五又過來,關丞心道:等會兒我私下向大人建言就是了,這樣的事兒有個女仵作懂就夠用了,旁的女人跟著摻和什麽呢?

祝纓道:“都知道要幹什麽了吧?”

眾人齊聲道:“是。”女人們尤其的小心,她們短促地回答,又老實地站好。

這會兒天氣不冷不熱的正好,侯五搬了張凳子過來請祝纓坐下,祝纓道:“今天先說幾個事兒,一定要牢牢記著。第一,到了案發現場,不要胡亂走動!無論是什麽現場。這個縣衙要發告示,諭示全縣。否則,誰以後還在兇案現場留下痕跡,就不要喊冤枉了。”

關丞道:“是,下官一會兒去擬就。”

下面的高閃等人從腰間的招文袋裏掏出點紙筆之類,打開個小瓶沾點墨,開始記錄。衙役裏也有一兩個記的,大部分人是傻乎乎的站著。江騰與江舟二人也拿出自備的0紙筆來,江舟記了幾個字,寫得太慢索性收了紙筆,給江騰理著紙,說:“娘子,回去借我抄抄。”江騰道:“你也加緊著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