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第2/3頁)

……

秦淮河畔。

朱英沒想到老爺子在這個點過來了,前面還讓人帶話讓自己今日晚間進宮。

怎的自己就直接過來了。

“怎麽,咱還不能來這裏呢?”朱元璋佯怒道。

朱英無奈,感覺最近老爺子總是喜歡這般小兒心態,不過看了看兩鬢皆已經發白的老爺子,心中也理解。

“哪能呀,孫兒住的地方,也是爺爺的家,什麽時候過來那自然都是一樣。”朱英回道。

聽到這話,朱元璋極為開心,隨後說道:“今日你便到宮裏睡,晚點咱帶你去見個人,小時候還經常逗你玩呢。”

朱英點頭,不用想也知道,定然是哪個長輩,知道了自己的存在,想見上一見。

晚上到宮裏見面,單單就這個信息點,也不難猜出所見之人,必定是後宮嬪妃。

能夠讓老爺子親自提到的人,目前在後宮的地位想來很是尊貴,不過朱英對於後宮並不熟悉,也只能見面才知道是誰了。

“月清,沏茶,待會直接送到書房裏來。”朱英隨口吩咐道。

“是,東家。”伴隨在朱英身邊的葉月清,微微低頭說完,便直接離開。

“怎麽,你這小子是咱肚子裏的蛔蟲不是,猜得咱有事情找你聊聊?”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

“爺爺,都這個點了,你就讓孫兒準備晚膳,孫兒要是還猜不出來,怕是有辱你的威名呀。”朱英笑道。

聽到大孫間接的奉承自己,朱元璋表示很舒服。

大孫的奉承,那能和別人一樣嘛,不過這話仔細思索,連帶自個也誇上了。

爺孫倆進了書房,隨同而來的蔣瓛,劉和就在院子裏等候。

朱元璋端起葉月清送來的茶水喝了一口,從懷裏掏出一本奏章,遞給朱英說道:

“看看吧,這些個事情,真是讓咱心裏極為煩悶,便是過來給你看看,能不能有啥法子可想。”

朱英接過奏疏,他原以為老爺子過來,是關於以工代賑那邊情況的事情。

沒想到是另外的事。

當下也不再猶豫,翻開奏疏,仔細的查看起來。

依舊是熟悉的文言文,不過現在的朱英已然是習慣了很多,哪怕沒有斷句這些,也比較順暢了。

咦。

只是看了前面幾段文,朱英心中輕咦一聲,他還準備從後面開始翻看的,奏疏的行文,多數是極為繁瑣,可以省略掉很多。

不過目前就這一本,所以朱英便看了下開頭,這次讓朱英輕咦的原因,便是發現這本奏疏和其他的不同,從一開始就講述事情的始末。

朱英這便認真從頭開始研讀。

這本奏疏裏面講述的,是跟河南地區災荒有關的事情,朱英一開始還有些奇怪,災荒的事情,以工代賑的效果不錯,不至於讓老爺子親自過來找自己吧。

然而看著看著,朱英的面色就開始越發的嚴肅起來,眉頭緊鎖。

實在是這次災情的體量,過於龐大,涉及到的人數,也是超乎想象。

字裏行間,雖然沒有一個具體的統計數據,但這災情幾乎是概括了將近大半個河南。

不單單是一個災情,是數災並發。

南面的水災,北面的旱災,東面的蝗災,乃至最為讓人聞之色變的瘟疫流行。

完全可以想象,如今整個河南地區幾乎成了人間地獄。

奏疏上所言的約莫三十萬眾,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這般大的災情,波及到的百姓,至少達數百萬之眾。

這個時候朱英才明白,為何老爺子急匆匆過來找自己了。

就如今的大明,面對這般體量的災荒,除了大量印寶鈔,買糧食賑災,也沒其他途徑。

合上奏疏,朱英也察覺到了老爺子的心思,若真是這般簡單的話,老爺子也特意趕過來找自己,想來便是遇到了什麽難題。

也不難猜測,十有八九就是糧食不夠,甚至於寶鈔的購買力不足。

朱英作為群英商會的大東家,很是明白,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那些囤貨居奇的糧商,尤其是在遠離京師外的地方。

大部分只接受真金白銀的交易,若是官府的人拿大明寶鈔來購買,就謊稱沒有存糧。

微微沉吟,朱英開口問道:“爺爺這邊,為這次的河南災荒,準備了多少石糧食。”

朱元璋猶豫了一下,伸出三根手指。

朱英見之皺眉說道:“三十萬石雖然不夠,但也可解決一下燃眉之急了,只是後續還需要得調集更多的糧食過去,才能穩住當前的局面。”

“單單就糧食而言而不行,瘟……”

朱英還待繼續述說,就被朱元璋打斷,有些無奈的說道:“不是三十萬石,是三萬石。”

“什麽!”

朱英驚呼一聲,從座位上直接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