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小明王

坐在休息區關注擂台上戰鬥的易惜風肯定沒想到,在不遠處的青雲殿上,鐘靈溪與陳傳拓都曾將目光投向自己,不過就算他察覺到也沒什麽。

畢竟兩人對於他來說都是知根知底的人,靈溪與自己的關系自不必說,否則他也不會匿名參加此次招親。

至於那位陳院長,雖然易惜風對於此人並不如何熟悉,但是作為前雲霄宗的大佬,又有林恒山這層關系,易惜風覺得對方應該不會害自己。而且自己能夠進入真武道殿,哪怕僅是一名外門弟子,也是陳院長與歐冶掌門他們,耗費了大心思才將他們送進去的,這份恩情已然重於泰山!

吳昊撣了撣身上的塵土,同時吐出一口積在胸中的逆血,便再次向蘇霄賢走了過來。

而蘇霄賢也沒有托大,他已經召回了出竅的長劍,此時已經握在了右手掌中。

吳昊早已經丟了那柄破碎不堪的折扇,此時他手裏沒有任何兵刃,接著一個閃身,便直接沖了過來。其身法之快,再次刺激了台下一眾青年才俊。

……

“這個姓吳的好厲害啊!僅是這身法就碾壓我等!”

“瞧你說的!此子在羅雲宗也是極為有名的一位,號稱小明王!身法速度更是同階少有,雲霄宗宗主就曾評價過,這身法若是大成,天下便是大可去得!”

“什麽?他就是小明王!”

“對啊,他就是小明王吳昊!”

……

江湖之上沒有不透風的強,從這位身穿白衣的公子哥登台,周圍眾人就開始猜測此人的來歷,直到蘇霄賢直接點名逼著他登台一戰,僅僅不到一盞茶的功法,此人的底細便在台下傳開了。

吳昊,江湖人送俠名“小明王”!只因其身法速度極快,出手殺人然後收手返回原位,整個流程就像他從未動過,所以人們便取了這“不動明王”之意。

一來是說他無論身法還是出手,速度都極快;另一方面也是諧音“冥王”,暗指此人殺性極大!

當然這個俠名也是受到羅雲宗的影響,作為天下八大門派之一,羅雲宗也是天下公認的儒教門派,只不過並非像真武道殿、大明寺那般純粹。

羅雲宗本是以佛宗信仰起家,而後不斷地兼容並蓄,最後取代了雲霄宗成為新的儒教門派領袖。當然這個過程在政權上已經完成了統一,但在江湖門派上,還有霄緣書院、青雲派這些雲霄宗余脈,讓羅雲宗的儒家第一門派的地位始終不得鞏固。

好在,羅雲宗牢牢掌控著陌上與雲溪這兩個郡,要知道,這兩個郡無論是郡民數量還是儒教的文化底蘊,都不是羅雲國其他郡可以比擬的。百姓都以讀書考取功名為榮,自古就有“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美稱,足可見其底蘊。

如此一來,羅雲宗儒教第一宗門的地位,才逐步確立下來。不過雲霄宗佛門的影子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比如門中弟子的江湖俠名,多多少少與佛宗有關,比如之前那位獨戰李承乾與李承濤兩位聯手的內門長老——周元一,其江湖尊號便是“玉面菩薩”。

而這位以身法速度著稱的吳昊,同樣也是以“小明王”為俠名!

……

蘇霄賢面對吳昊的進攻,並沒有絲毫慌張,他師從歐冶長鳴一脈,所修功法與李承濤的“陰陽雙輪訣”一脈同源,名叫“九轉陰陽訣”。

相比承濤隊長的陰陽雙輪,這位蘇劍子的九轉陰陽更加偏向攻防一體,而李承濤則是可以使用陰陽雙屬性,所以更加靈活。

不過兩人的身法都速度極為出色!

青年手提三尺長劍,劍刃之上陰陽罡氣爆發,直接迎向吳昊點來的這一指!

“明王七劫指!”

只見這年輕公子身形飄忽,手中如握蓮花,撚指撚花探指一點!刹那間,指法恍惚一變,化作怒目金剛並指如杵!緊接著指法再變,拇指內扣如同老僧捏珠,翻腕之間已經捏住了斬來的劍刃!

一連串指法變化,在台下眾人看來也只是一瞬,吳昊的指法就連續變換了三次之多!而其雙指更是直接夾住了對方斬來的劍刃!

反觀蘇霄賢這邊,原本劍刃之上爆發的陰陽罡氣,竟只抵禦了刹那時間,就被驅散一空!見此變故,這位青雲派青年第一人心中也是一震!

不過,這內勁罡氣只能算是他實力的一小部分,作為劍道流派唯一傳人(他不知道李承濤的存在,歐冶長風並沒有告訴他),其劍道修為才是他真正的大殺器!

吳昊眯著眼眸,臉色同樣也很是蒼白,要知道,之前為了躲開對方那一劍,他已經受了不輕的內傷。甚至像他這麽在乎外表光鮮的公子哥,都控制不住胸前的鮮血滲出衣襟,這已經足以說明當時他的情況有多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