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佛爺

韓三笠沒有搭腔,陳傳拓自然也省得尷尬,三人便又恢復了沉默。

很快,前殿的通報再次引起眾人的注意。

“大明寺,金剛堂三座啟靈禪師,參謁碧遊!”

此話一出,眾皆嘩然。

“什麽?!大明寺竟然派來了張啟靈!”

“什麽,他就是佛爺,張啟靈?”

……

眾人的目光落在場中一名青年和尚的身上。此人看上去只有二十多歲,但雙目深邃泛有金光。

認識他的人,自然清楚此人可是成名已久的老牌強者。“佛爺”之稱,可不是隨便亂叫的。

相比其他佛門強者,張啟靈行事不拘一格,甚至很多做法被人們詬病有違佛門戒律。

就拿他吃肉喝酒來說,別說其他江湖武者,很多同是佛門的高僧對此也是頗有微言。而這位“佛爺”卻解釋稱:

酒肉穿腸過,佛祖在心中。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對於這個解釋,很多高僧對此嗤之以鼻。甚至很多魔修也認為對方是在貶低自己。

可就算有這麽多人看不慣,這位張佛爺依然我行我素,那些所謂的高僧與魔修依舊奈何不了他。

直到大明寺的那位活佛親自箴言,此事才告一段落。

只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活佛沒有告誡張啟靈,卻是對那些反對之人說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自此,這位常言“酒肉”的啟靈禪師名滿天下,佛門大興。

江湖之人便以“佛爺”稱之。

張啟靈容貌不俗,只是看上去眉眼之間透著一股子邪意,說他是個魔僧、妖僧也不為過。只不過江湖之人都清楚,這個看上去透著邪意的佛爺,其佛法之深世間罕有,否則也不會牢坐金剛堂第三把交椅。

上首的垂簾之後不再沉默,突然響起了李新添那如同清泉一般的嗓音。

“啟靈禪師遠道而來辛苦,還請上座。”

畢竟是八大門派之一,佛門大明寺的地位絲毫不比神教低半分,對方能派這位佛爺參謁碧遊宮,足以說明佛門的誠意。

其實話說起來,佛門雖與魔教關系不好,但與神教卻頗有些淵源。

遠古時期道教獨大,截教與闡教為了爭奪道教祖庭大打出手,這給當時還是一方小教派的佛門爭取了極大的發展空間。

而作為失敗者的截教,自然而然地與佛門建立了聯系。

兩派高層心裏都清楚,老二與老三想要生存下來,只有聯手抗擊老大才有可能。否則,闡教絕不容許“異教徒”的出現。

幸虧當時闡截兩教爭鬥過於慘烈,兩派高手死傷過多。而佛門又冒出一個千年難遇的天才人物,才一舉奠定佛門佛國的根基。從此,闡截二教的爭鬥才算告一段落,佛道之爭才算正式拉開帷幕。

作為新晉道教祖庭的真武道殿自然不會坐看佛門興起,神教(截教)也因此得到了喘息之機。

如此一來,佛門與神教便有了這麽一段“情分”,幾千年延續下來倒也算融洽。江湖人士大都談魔色變,大都是針對魔教而說。至於同為魔宗的神教反而比較神秘,江湖上對於神教的印象算是比較中庸,這其中自然也有佛門從中為之斡旋。

……

佛爺的出現,自然引起了在場所有門派的重視,尤其是那些二三流的小宗門,那份恭敬的態度比之剛才面對藥王李東丹時,還有恭順得多。

接下來,又有不少宗門的人來到前殿。不得不說,這碧遊宮的前殿確實足夠廣闊,哪怕已經來了大大小小三四十家宗門,碧遊宮前殿依然有些空曠。

“羅雲宗,內門長老吳雲棣,參謁碧遊!”

就在這時,又有三道身影出現在前殿之中,為首是一名白發長髯老者,而身後則是跟著一男一女兩名青年弟子。

“是羅雲宗的人!是啊,哇!那一男一女真是長得標致啊!”

“那可不是!陌上人如玉,說的就是羅雲宗的人,男的溫潤如玉,女的典雅端莊。要不怎麽叫儒家呢?”

頓時,人們的焦點再次被場上的三人所吸引。張啟靈作為老牌強者,能夠引起這些江湖門派的追捧必然是名氣使然,而羅雲宗這次出場更多的是因為其門派本身的影響力。

嚴格來說,羅雲宗這次派來的代表,其規格要比佛門低一等,畢竟這位內門長老比之那位佛爺,還要差上一籌。不過這也無可厚非,羅雲宗本來就以正道自詡,神教畢竟屬於魔宗,自然不好表現得太過親近。能派一名內門長老來,以低姿態參謁碧遊宮,也算給了神教和韓三笠面子。

“吳長老辛苦了,還請上座!”

李新添適時地開口說道。

只是隨著她的話音剛落,沒有人注意到那位跟在吳長老身後的青年男子。他雖然保持著低頭拱手,可是眼眸中卻閃爍出一抹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