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沒有所謂小民尊嚴

張銘在地上畫了一個地球的圖像。

他的地理常識一般般,折騰了半天,才勉強描述出七大洲四大洋的輪廓。

過去的我,永遠不會明白新聞聯播的美妙;今天的我,一天到晚都在關注世界局勢,恨不得新聞聯播能播一整天。

由於地震頻繁,高層建築不再安全,超大城市正以極快的速度消亡。

房地產行業在一個月內徹底崩盤了,留下一大群倒欠銀行一大筆債的苦主。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無力償還房貸,也不可能去償還房貸:老子房子都塌了,誰特麽理你銀行催債啊,滾,沒錢!就算當老賴也沒錢!

大規模的毀約,導致大面積的銀行壞賬,儲戶的錢自然也無了,進一步引發擠兌。

金融,一個虛擬的概念,卻影響到人類社會運轉的方方面面。

當金融癱瘓,經濟也隨之癱瘓。

“為穩定貨幣信用,銀行業金融機構成立以黃金為基本單位的內部交易體系。”

“為應對銀行擠兌浪潮,大夏國公民,每月限額取出的貨幣為一萬元。”

又開始搞金本位了嗎?

又好像是歷史的必然。

伴隨著時不時爆發的地震、海嘯,全國的生產力大幅下降。通貨膨脹持續飆升,不管是食物,衣物,汽車,還是尖端的電子產品,像什麽愛瘋999,華威888手機,4090顯卡、各種芯片,價格大幅飆升,甚至有部分商品,譬如說黃金,一個月內暴漲了30倍,白銀,一個月上漲了20倍。

各種電子產品,也上漲了2-5倍有余。很多普明百姓都認為這些高科技產品,已經是人類能夠生產出的最高科技結晶,未來20年乃至100年,再也不可能有更加先進的電子產品了。

張銘:“……”

收音機:“我國當前的糧食儲備充沛,足以在沒有任何糧食產出的情況下滿足全體人民一年的食用需求。”

“專家認為,地震並不影響糧食生產,甚至因為氣候因素的影響,某些地區的糧食將會獲得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國家成立特殊治理部門,嚴厲打擊糧食、衣物等生活用品,奇貨可居,高價買賣等違法犯罪行為。”

張銘坐在椅子上,聽著廣播。

他很難想象當前世界的混亂程度,窮人們正在挨餓,富人們還在搶購手機汽車;城市無了,鄉村吃香;全世界的國家癱瘓了一半,大國苦苦增長。

大夏國已經是藍星中組織能力極好的了,能夠保障民眾不被餓死已經是極限。

其中還不排除廣播中的內容略帶美化,畢竟播音員李先鋒,也是體制內的人,他不可能說體制的壞話。

“大自然的力量,真是恐怖如斯。”

“不知道爸媽那邊受到的影響多大,待在老家一座小縣城當中,吃飽飯應該沒問題吧?對了,老媽的金項鏈、金戒指,應該值好多錢……”

又突然想到了什麽,取出一個公文包,裏邊裝著整整27萬美元。

一個三線城市,首付的錢,輕飄飄,卻又沉甸甸。

“我的錢還沒用出去,就已經變成一堆廢紙了?”

手中一大堆花花綠綠的美鈔表示:有本事你把我們燒了啊!有本事你燒啊!

想了半天,還是沒舍得燒。

雖然變毛了,還是有價值的。

只要太平洋對岸的米國,沒有徹底垮塌,美元依舊有使用價值。27萬美元指不定可以買下好幾餐KFC,這樣一想還是挺香的,老張感覺自己口腔中的唾沫都分泌出來了。

李先鋒用自己固有的嗓音繼續說道:“今日國內新聞播報完畢。下面是國際新聞。”

“扶桑國宣布執行全國移民計劃,預計在未來10年內,將全國人口分散到南美、北美、亞洲、澳洲、非洲等各個地區。”

“在國際聯合組織的斡旋下,第一批百萬移民已乘坐遠洋輪船,正式前往澳嗒利亞。澳嗒利亞首相巴裏森對這百萬移民,表示熱烈而又誠摯的歡迎。”

“澳嗒利亞這麽好?不會是引渡過去當奴隸吧,全都是小姐姐?”張銘心中胡思亂想著。

“東飛大壩在強地震中決堤,洪澇區災民達到五千萬。國際聯合組織發出募捐呼籲,以避免接下來爆發的人道主義災難。”

“北美地區最大的化工廠,洱海鵝集團,發生嚴重泄漏,大約340噸氯乙烯,泄露到空氣當中……”

國際新聞比國內新聞更慘。

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只要國外更慘,國內就好像不那麽慘了。

就連張銘本人都有些莫名的恍然之感,仿佛現在的生活能夠接受一樣。

但人類會滅亡嗎?

顯然不會,現代國家的災難承受能力遠高於封建時代的農業國家,全球80億人現在……也就消失了5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