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理論當中的多能力者

聊到科研基地的選址與超能力者的培訓,眾人倒是熱情十足地探討了起來,一個又一個的觀點,接連不斷地提出。

但李先鋒開了個頭之後,反倒沉默著沒有發言。

他自己覺醒了“輪回者”的能力,實際上對那些特異能力者暗中警惕著。

他不知道各種亂七八糟的未知超能力,會對世界帶來什麽樣的改變。

就連他自己都有所隱瞞,更何況其他人呢?萬一出了個“尤裏”,“洛基”、“奧創”、“萬磁王”這樣的大反派呢?

然而,時代的步伐不以人的意志而扭轉,你不去適應時代,反倒會落後。

國家不可能放棄這樣的機會。

全世界也不可能放棄。

想到這裏,李先鋒產生了一絲莫名的悲哀。

他能夠跳出時代嗎?

他不能,世間之人,又有幾人是真正的弄潮兒?你以為你是舵手,是先鋒,是棋手,實際上只不過是隨波逐流罷了。

時代為人類選擇了方向,那麽,這一艘大船是沒辦法調頭地。

討論完畢後,李先鋒壓抑住各種情緒:“各位,我們需要在神秘區附近,尋找到合適的地點,建設5個桁架式超大型海上浮動平台。”

“利用這些浮島作為後勤基地,每一個月可以運載3萬-5萬名士兵進入神秘區,覺醒超能力。”

“這些名額還可以當做交易籌碼,團結周邊的諸多國家。每個月分給他們幾千名額,算是很大的利益了。”

“現在的外交壓力,確實很大啊……南高和北高,可能會爆發核戰爭。”

聊到這個話題,不由得讓人心生憂慮。

其中一位年輕的研究人員問道:“真的有可能打核戰嗎?”

戰爭很遙遠,卻好像近在咫尺。

然而,隨著超自然時代的到來,一切都變化了。

李先鋒嘆了一口氣:“過去的地球,理論上能養活120億人,卻還是饑荒頻發。現在海平面上漲,陸地面積大幅縮小,只能養活60億了,未來再出一點變故,說不定只能養活30億人了……”

“我就假設未來的地球能養活30億人吧,這個養活是所有人都在溫飽線附近,剛好不至於餓死的狀態。你願意勤勤懇懇工作一天,只是為了吃飽飯,恩格爾系數接近100%,工作了一天除了吃飽之外,什麽都買不起。”

“你不願意,對吧。”

那位研究員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年輕的臉龐一下子就黯淡下來了。

“你肯定想生活的更好一些,總歸更多的人想生活的好一點。這個想法很自然,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底層基石,如果大家都想著躺平,人類就不會發展。正因為欲望與競爭,促進了人類世界的發展。”

“但生活的好一點,就得消耗更多的資源,地球能養活的總人口就會減少。”

“於是,便出現了所謂的中產階級。”

“除了所謂的中產階級,還有一群人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他們占有著絕大多數的資源,也掌控著世間的權力。”

“新時代的到來,或許只是改變一部分塔頂的人罷了。塔頂之人,1%的人口,掌控80%的資源,不成問題吧?”

“那麽你說,地球還能養活多少人口?”

房間內鴉雀無聲。

年紀最大的葛院士,也輕輕搖了搖頭。

李先鋒用手指輕輕敲擊著桌子:“閑話就說到這裏,生活在大國,是一種幸運。”

“浮島的具體選址,大家先參謀一下,做出幾個預案。”

“我去和米國人那邊溝通神秘區的援救工作。”

……

會議就這樣結束了,李先鋒端著一疊資料,前往通訊室。

“小李,近些天壓力很大啊,總感覺你心不在焉的樣子。”葛院士笑呵呵地走了過來。

李先鋒苦笑著打開聯絡器,撥通一個號碼:“不把張銘找回來,哪裏睡得著覺?”

“倘若另外兩個團隊都被接回了地球,天空中只有16區一個海市蜃樓,全世界人民都盯著看,這又算什麽……”

“舉世矚目嗎?”

葛院士無奈地攤了攤手:“當初張銘坐的飛機在天上飛,其他人都是乘坐輪船在海裏遊,產生的位移幅度有著很大的差異。”

“其他人挪移的幅度是1,他可能挪移了一百,一千,甚至一萬!”

“另一方面,另外兩支隊伍,都有一艘設備完整的大船,能源源不斷發送求救信號。”

“他張銘,又沒電子設備,你讓人怎麽找嘛。”

“這個我也知道。”李先鋒道。

葛院士揉了揉鬢角的白發,說道:“不管怎麽樣,這兩個被困團隊也得盡可能地援救。不僅僅是為了減少地球災難的爆發,還因為那兩個團隊中,也有咱大夏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