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異文明的遺跡

就這麽思考間,海龜們載著張銘來到東面的海灣,朝著一個巨型溶洞的方向遊了過去。

這是一片全新的未知領域,搖曳的海水在黃昏的落日中來回起伏,一浪浪沖撞到龜背上,張銘一手抱著龜脖子,另一手抓著金色電鰻。

五彩的珊瑚盤踞在溶洞的各個角落,一條條不知名的魚兒穿梭於巖石與海草之間。

如同琉璃般的發光植物點綴著洞穴,將裏邊照射地如同白晝。

更令張銘感到驚訝的是,在巖壁之上,隱約展現出了一幅幅壁畫。

以及……

不知名的文字!

在海底更是有著大片大片被淹沒的房屋。

“這是那個已然滅絕了的土著文明,留下的痕跡?”張銘心頭浮現出各種猜測,使用出“超凡視力”好奇地端詳這些壁畫。

“可惜啊,遺跡被這些海洋生物給毀掉了。”

歷史的塵埃埋藏地過於厚實,以至於大部分的痕跡都在慢慢地老去。

時光如同一座沙漏,計算著朝代的次序,湮沒無足輕重的數據,當一切歸於塵土,誰能證明我們曾經來過?

……

大概過了片刻鐘,最終的目的地到了。

洞穴之中別有洞天,甚至還有一小片幹燥的陸地。

“啊嗚。”小白龜高聲叫了一下,似乎在說,這就是我們的家喲!

站在超大龜的龜背上,張銘瞪大了眼睛,看到了一座座倒塌了的人工建築。

以及……

一只……好奇怪的龜啊!

這只龜倒也不大,只是長得有一種神獸的感覺。

它通體白色,龜背上雕刻著玄奧靈動的復雜花紋,黑星星點點,仿若日月星辰。

“啊嗚。”小白龜又叫了一下,似乎在說,這是我爹。

張銘不由得聯想到了神話傳說中的“河圖洛書”。相傳三皇五帝時期,在洛水之濱出現一只神龜,載著“河圖洛書”讓伏羲看到,伏羲受「河圖洛書」啟發而創造八卦:白分陰陽,五行屬萬物,四象兆風水,天人共相處,

這大白龜到底是不是神龜,張銘並不知曉。

不過從它的血統上看,應該是小白龜的直系親屬。

“小白龜都這麽聰明,這老白應該不至於太過於蠢笨,可以交流就成。”

老白看到他以及那一條大鰻魚後,似乎也顯得有些震驚,眼睛眯成了一條線,細細地打量著大鰻魚的分量。

然後幾只龜“啊嗚啊嗚”地交談著。

老白龜搞清楚狀況後,轉身爬進了幾乎快要倒塌下來的破廟當中。

這裏似乎是龜一族的棲息地,好多龜都趴在這裏休息,到處都是“啊嗚啊嗚”的叫聲,簡直就是聚眾開派對的奇妙聖地。

一股原始部落的氣息迎面而來。

這些龜看到人類,一個個都非常好奇的樣子,擡著長長的脖子打量著他。

只不過因為不是熟人,再加上膽子小,並沒有湊過來。

沿路上張銘還看到了不少龜蛋,一窩窩地堆放在路邊,有專門護蛋的龜,在警惕地看他。

“原來龜蛋都在這裏,我就說海灘上怎麽找不到任何一顆龜蛋。”

對於幼崽的保護,是一個種族進入文明時代的一個重大環節。

倘若一個種族不保護幼崽,又談何而來的組織能力?

倘若一個物種都是沒有社交的獨行者,談何而來的語言與文字?

看到海龜們形成了“保護幼崽”的制度,張銘只能暫時壓抑住自己的吃蛋欲望,跟著一起向前走。

最前方的房間金碧輝煌,倒塌了一小半,即便各種苔蘚植物爬滿了墻壁,可各種黃金白銀的神妙裝飾,依舊說明這裏曾經繁榮過。

墻壁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畫面,好似能夠從中聽到歷史回蕩的山歌。

張銘小心翼翼地進入殿堂,揣摩著土著人遺留下的繪畫。

這個頭上長角的智慧物種並沒有發展出科技,他們仍然踐行著古老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於他們的長相類似於人類,張銘下隨便取了個名字,將其命名為“炎角人”。

“炎角人”與海龜,似乎是共生關系。

在很早很早以前,他們便已經相遇了。

其中一只龜,更是大的離譜!

整張壁畫的背景,只是描述出一個小小的輪廓:“炎角人”的整個國度,便建造在這只海龜的龜背上!

“我腳下的孤島,就是一只死去的龜?這得有多大?”

張銘大受震撼,甚至內心深處產生了一絲荒謬感。

一座山那麽大?一個縣的面積?

還是一個省那麽大?

一個國家那麽大?

帶著一絲藝術氣息的壁畫無法還原真實的歷史,但不管怎麽樣,這巨龜實在大的有些超出他的想象了。

就仿若印度人神話故事中的描述:世界的最底層是一只巨大的龜,它的背上站著四頭大象,大象的背上馱著一個奇異的圓形世界,這就是人類所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