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能領一萬的日子不多了

《2297年華夏高考招生指南》。

手中的這本指南非常厚,基本趕得上語文教科書了。

翻開第一頁卻出乎眾人意料的並不是目錄,而是一行詩句。

字體是華夏行書,僅僅盯著那十四個字,一股熱血之意就撲面而來:

“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

“首頁題詩是歷年的規矩,是為了勸誡大家珍惜時光,老師已經不止一次的告訴過你們,無論是文科還是武科,到你大學畢業之前才是你進步的黃金期……”

聽著劉思敏的巴拉巴拉,沈前倒是在想著另外一件事。

以前他也讀過這首詩,但卻沒有感受到剛才那種沖擊,而看周圍同學的表情明顯也都受到了震動。

問題應該出在題詩的人身上。

右下角果然對這首詩做了注解,題詩之人是武道部部長吳煒。

最近見識有了增長的沈前猜出了一些什麽東西。

但這不是批量印刷的嗎,也能殘留精神力?

不過這種問題顯然有好高騖遠的嫌疑,沈前沒有多糾結,繼續往下看去。

第二頁才是正經的目錄,沈前掃了一眼,大致是四塊內容,排在前面的是國內所有參與此次高考招生的文科、武科以及職業院校的信息。

職業院校直接略過,雖然沈前沒有特別關注過,但也知道職業院校的特點是學費高門檻低容易被人歧視……

嗯,通俗一點,比如就讀了某某文武職業學院,出來以後就很容易變成保安。

幸福小區的保安胡老頭一看就是職業院校畢業的。

至於單純的文科院校……呵,還配得上如今的我嗎?

因此沈前直接翻到了介紹武科高校的那一頁。

頁面一下子清爽了許多,因為比起文科院校的密密麻麻,整個華夏對外公開招生的武科院校僅有670所。

還有一部分特殊招考的院校沒有算在其中。

去年武科高考全國一共錄取不到四十萬人,就分布在這670所高校之中。

“劉老師,我有一個疑問。”一個戴著眼鏡的男生舉手問道。

沈前瞥了一眼,是班上的普通同學戴問……所謂普通同學,在沈前的定義之中,就是各方面都不怎麽出眾但也不算差的同學。

“你說。”劉思敏點點頭。

“每年參加武科高考的人至少是七八百萬吧?”戴問說道,“這錄取率也太低了吧……可是我感覺社會上的武者其實並不少。”

錄取率低沒什麽問題,是個人都知道錄取率很低,關鍵在於戴問的後一句。

許多同學若有所思,是啊,說個不誇張的話,現如今許多過得去一點的小區招聘保安的最低標準都是初武者,但是武科高考的競爭卻是如此殘酷。

且不提那五百的報名費,窮文富武,自古如此,就算考上了武科高校,一年的學費至少是學文科的十倍之巨。

一時間許多體能還不錯但家境卻一般的同學都有點迷茫。

如果不進武科高校也能慢慢晉升武者,那高考的意義何在?花費幾十萬打底的學費的意義又何在?

“一看你們就沒有好好研究過社情。”班上的文科學霸張良偉忍不住站了起來,趕在劉思敏之前開口道,“是,社會武者的數量並不在少數,但你們忽略了一個問題……”

“很多的社會武者,都是在踏入社會很久以後才晉升的武者,而武道理論課和生物課都已經告訴我們,人體修煉武道的黃金年齡是在三十歲之前!”

“換而言之,如果對武道有一定的追求,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家來說,進入武科高校是唯一的選擇!”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個傳聞,那就是一旦晉升初武者,就可以領取武道部發放的補助。”

“這個我知道,每個月都有一萬塊對不對!”沈前眼睛一亮。

他還記得就是在網上看到了這個說法,他才初步確立了成為武者的偉大目標。

“沒錯,但這個補助是有限制的,只有22歲之前成為初武者才能領取這項補助。”張良偉嘿嘿一笑。

“而在18歲之後,這項補助就會逐年遞減,比如說18歲之前的初武者,每個月可以領取一萬,但19歲就只能領取8000,20歲是6000……一直到22歲的2000,而一旦過了22歲,這個補助就沒有了。”

劉思敏也補充了一句,“社會武者是很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基層武者,和文科高考一樣,武科高考是絕大多數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班上許多同學露出恍然之色,尤其以沈前的神色最為堅定。

一個月一萬巨款啊……mmp,系統你怎麽不出現的早一點?

想到自己剛剛才過完17歲的生日,沈前多少有點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