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想法

在皇帝的想法裏,周顧倒是能得用,論文論武,那小子都拿得出手,他也沒料到,他今年還能考個第一,雖是並列的,但多少才子過獨木橋,他已算難得了。

不過周顧的出身擺在那裏,老護國公和大長公主可舍得?

冀北如今是個危險之地,萬一折在那裏,他們白發人送黑發人,不用想也知道,定然會受不住。

畢竟,兒子不比孫子,尤其周顧還是盛安大長公主最寶貝的小孫子。

“兒臣正在琢磨人選。”燕回聲道:“不過蘇容今日帶著蘇行則見了兒臣,蘇行則願意替父皇分憂,前往冀北。”

皇帝一愣,“蘇容的那個兄長?與周顧並列第一的蘇行則?”

燕回聲點頭。

皇帝蹙眉,“他一介文人,不進翰林院?”

燕回聲搖頭,“本來是想進翰林院,但因從蘇容口中得知了這麽大的事兒,便打算去冀北,畢竟,建功立業,為國分憂,能快速地進入朝局,比進翰林院熬資歷短時間內得用得多。”

他話落,又補充,“蘇行則雖是文人,但自小也習武,武功雖不及蘇容,但也不是尋常文人可比,若父皇再派些人手給他,他應該有自保之力。”

皇帝琢磨起來,“江州刺史蘇旭,也只有這一個兒子吧?”

燕回聲點頭,“是。”

皇帝道:“蘇容似乎對他的養父母兄長都很上心,她也同意?”

燕回聲道:“她是同意的,不止同意,她也想在臨去南楚之前,為父皇分憂,處理妥當冀北之事。她也打算與蘇行則一起去冀北。”

皇帝聞言有些訝異,“她也想去冀北?”

燕回聲點頭。

皇帝看著燕回聲,“她什麽目的?”

燕回聲淡淡道:“掃平大梁的內憂,對她也有利。畢竟,她回南楚,大梁亦是她的後盾。”

皇帝想想也是,但還是道:“但她將來畢竟是要坐南楚王位,大梁的內政若讓她參與過多……”

燕回聲目光平靜,“父皇,兒臣相信她,就如您當年相信珍敏姑姑一樣,畢竟她是珍敏姑姑的親生女兒,也是您的外甥女,是兒臣的表妹。”

皇帝一下子沒了話。

沉默片刻,皇帝嘆了口氣,“你覺得蘇行則與她是合適的人選?”

燕回聲點頭,“目前除了他們,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皇帝問:“周顧呢?”

燕回聲反問:“難道父皇放心讓護國公府的人插手冀北平西將軍府的兵權?”

皇帝頓時被問住,啞口無言,他自然是不放心的,但燕回聲問的太直接,讓他一時間有些被戳中心裏一直對護國公府防備的心思,頓時有些惱,“朕不放心,你就放心嗎?朕屁股下面的椅子,將來可是要交在你手裏的。一個府邸,擁兵太重,威名赫赫幾代人,是什麽好事兒嗎?”

燕回聲不答他放不放心,只道:“若是兒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皇帝被噎住,一時被氣到,又猛地咳了起來。

燕回聲又輕拍他後背,被皇帝一把揮開,“你是故意氣朕吧?想早些氣死朕,早接手朕屁股下面的位置。”

燕回聲撤回手,淡漠地道:“父皇多慮了,若是兒臣想早要您坐下的椅子,也不必忍這麽多年。早在您支持大哥、二哥與兒臣對著幹,打壓兒臣,寵信南平侯與平西將軍時,兒臣就動手了。兒臣不想做弑君之不孝子孫,所以父皇大可放寬心。”

這話著實不好聽,且大逆不道,若是換做任何一個人,絕對不敢說,但如今的燕回聲敢說。

他的太子之位已是十拿九穩,如今的朝臣,已十之八九,都向他靠攏。

他也沒料到,僅僅因為蘇容,來京短短幾個月,便解決了他幾年的困境。當然,也是因為她來的時機正好且手段了得。

皇帝伸手指著燕回聲,好一會兒沒說話,憋了半天才道:“這麽說來,朕還要謝謝你的孝順了。”

燕回聲垂眼,“兒臣不想背負罵名,父皇想必也不想。所以,父慈子孝,才能兩全。父皇應該知道,兒臣說的是肺腑之言。”頓了頓,他提醒,“父皇自己的身體,任憑太醫如何醫術高深,還需父皇自己愛重自己,若因為大事動氣也就罷了,但些許小事兒,著實不值得父皇動氣。”

皇帝被氣笑,撤回手,“你可真是朕的好兒子,堵得朕啞口無言,什麽話都讓你說了。”

他冷哼道:“朕可記得以前,你是最不愛多話和長篇大論的,如今怎麽倒是這般多話了?朕說一句你頂三句。”

以前的太子燕回聲,謹言慎行,惜口如金,任憑他怎麽訓斥,他也不過反駁一兩句,有時候沉默以對,冷著臉不說話。曾經有好幾次,他指著他的鼻子罵,他罵了半天,他頂多平靜著一張臉回一句“若是父皇實在對兒臣不滿,可以廢了兒臣的太子之位。”他聽了氣的拿硯台砸他,但自然是砸不著的,因為他會躲開,別人不敢躲,他敢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