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兵力

周深與周澈派出護衛沒兩日,便收到了蘇容求救援軍發兵大魏的飛鷹傳書,二人面色大變,立即拔營,帶著二十萬兵馬,進入南楚,趕往戰場。

隔幾日,大梁太子燕回聲,也收到了蘇容的書信,面色一沉,當即帶著書信,匆匆進了宮。

皇宮內,皇帝的傷勢已養好,但並未恢復上朝,而是依舊讓太子監國攝政。

朝臣們也漸漸明白了,這是陛下轉過彎來了,對太子開始放權了,若是照這樣下去,想必是陛下準備禪位了。

有老臣去皇帝面前試探,皇帝也不避諱,直言道:“以前是朕糊塗,朕勞累了大半輩子,如今太子已長成,朕也該歇歇了。”

老臣連連點頭“太子才華出眾陛下漸漸放手,倚重太子稍事休養,自是可行。”

“不是稍事休養,是朕準備禪位了。”皇帝道。

老臣一驚,立即說:“陛下,您正值壯年,不必、不必這麽早……”

皇帝嘆氣,“以前朕想不明白,如今方才覺得,有太子在,是大梁的福氣,也是朕的福氣。”

若是他能夠更早一些醒悟,興許他兩個兒子燕禮與燕麟,也都不必死,他們兄弟也不會爭個頭破血流,你死我活,也不必將大梁的國力拖垮,如今依舊趕不上大魏。

是他之錯。

老臣一時間不知是否該繼續勸,畢竟陛下早退位,太子早即位,是十分有好處的,陛下其能,不及太子,陛下早退位做太上皇,大梁的新主早登基,新舊順利更替,朝局平順安穩過度,再不起紛爭,讓下面的幾個小皇子徹底斷了想法,這是好事兒。

雖然如今,隨著大皇子、二皇子身死,小皇子們也不敢有想法了,但難保時日一長,年歲漸長,又升起不該有的心思。

皇帝哪有不明白朝臣們大多數都十分看重期盼太子登基的心思的,不過如今,他也沒了忌憚太子的想法,他道:“讓禮部提前著手準備吧!最遲明年春,朕退位,太子登基。”

老臣點頭“既然陛下已決定,老臣等自然無異議。”

皇帝透出這個口風後,朝堂的風向又是一變,朝臣們更是敬重太子,四皇子燕慎以及一眾小皇子們,該如何依舊如何,沒看出半絲不滿。尤其是燕慎,早就投靠了東宮,如今早已入朝,接手了差事,尋常做事,盡心盡力,太子燕回聲並不是只給他個閑職,很是倚重這個弟弟。

燕回聲本人倒是在皇帝面前提了一回,說他並不急,讓父皇不必早早退位,但被皇帝給駁回了,說他想好好歇歇了,如今雖養好了傷,但也有心無力,未免朝局以後再生亂象,再現動蕩,讓小皇子們長大再起野心,不如他早早接班,早順利過度,也好早穩固朝堂,早施展開拳腳,治理朝綱。

燕回聲見皇帝如今是真的想開了,便也不再推拒,便順應著皇帝的作為,任由禮部開始著手準備了起來。

皇帝閑下來後,才覺得,閑有閑的好處,他以前與皇後,也有過少年夫妻情誼,後來權利熏心,夫妻漸漸離心,如今他回頭,念起了從前,便時常在皇後宮裏陪著皇後。

皇後其實早已被皇帝涼了心,但念在皇帝雖然糊塗多年,到底沒真想過廢太子,如今皇帝回頭,想與她重修舊好,她雖不大瞧得上,但也不會將他往外推,到了晚年,在這皇宮裏,能帝後和睦,她也算是有福氣的皇後。

所以,這一日,燕回聲進宮,聽聞皇帝在皇後的鳳儀宮,便匆匆找了來。

帝後二人正在用晚膳,聽人稟告太子來了,皇帝一怔,看看天色,“時候不早了,太子這時候來,怕是又有要緊事兒。”

數日前,大魏襲擊邊境的消息傳回來,老護國公已去邊境了,如今估算時間,人想必剛到邊境,不知是否又是大魏又動兵了。

燕回聲進了鳳儀宮,給帝後請安,“父皇、母後。”

皇後站起身,“太子,可用晚膳了?要不先用一些,再與你父皇說話?”

燕回聲搖頭,“母後,是要緊事兒,兒臣需要先與父皇商議。”

皇後聞言點頭,從鳳儀宮再去禦書房不近,她揮手讓宮女太監們都退下,她也打算出去避避,留出地方給父子二人說話。

燕回聲伸手攔住她,“母後不用避開,接著用膳吧!”

他說完,伸手扶了皇後坐下,同時也挨著她坐下,對皇帝道:“父皇,我方才收到小七飛鷹傳書,大魏太子元照,親自帶兵八十萬,犯境南楚,氣勢洶洶,蘇容手裏只有不足五十萬兵馬,她已派人傳信,將陳兵在南楚邊境的二十萬兵馬調去南楚了。”

“什麽?”皇帝大驚,“大魏竟然要打南楚?”

燕回聲點頭,“八十萬兵馬,顯然大魏有備而去,不知籌備多久,也不知蘇容能不能頂得住,畢竟,行則前日傳來消息,說大魏偷襲後,他派人查驗核實,發現大魏兵器有改進,弩箭等都比咱們大梁軍中如今用的弩箭有威力且射程遠。在戰場上,同等兵力,兵器稍厲害一籌,便起關鍵作用,更何況是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南楚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