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地脈與無魔者們

鹽礦山洞的第四層,這裏的居住者主要是普通擁魔者的房間,這裏的每間屋子更小,一間通常要居住2-4名擁魔者,還有兩間屋子更為巨大,裏面是十幾人的大通鋪。

走著走著,蘭特突然有了一種以前在學校裏巡查學生宿舍的錯覺,不得不說,這一層的條件雖然不好,但是不管是房間安排還是空間布局都很合理。

考慮到擁魔者的身高,整個第四層的層高在3米左右,比第五層和第六層要低矮一些,每個4人間都跟蘭特以前學校宿舍的布局非常接近,當然基本上沒有窗戶,蘭特很難以想象,為什麽一座一百多米的山上能有這麽湊巧的山洞,這哪是山洞,簡直就是專門開挖的窯洞宿舍呀。

“確實是專門開挖的,蘭特大人”在蘭特詢問之後,甘道夫笑著回答,“不僅是你看到的這些房間,就連房間裏的水池、那些廁所的下水通道、符文板的位置都是已經預留好的,我到這裏之後只是畫出了符文,沒有新增加功能”

“什麽?”蘭特有些沒轉過來。

“您不會認為這個鹽礦是被蠻族發現和開采的吧?整個鹽礦區域的開采歷史已經有幾千年了,這座山洞從幾百年以前就是鹽礦裏礦工的宿舍了”

“我說怎麽這麽湊巧呢?”蘭特恍然大悟,“但是不對呀,這麽些個符文運作起來需要多少魔晶呀?”

“不需要魔晶,您認為被當成苦工的人族擁魔者會有屬於自己的魔晶嗎?”甘道夫解釋道,“這涉及到魔網的知識,您不知道也很正常,據我所知,就算是龍牙城的魔法學校,也不教授這類知識。”

通常認為的魔網,是指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魔法元素的某種聯動關系,魔法的元素在空氣、水、土壤中相互聯動,形成宏觀上的規律性波動。

一般來說魔網的波動是平穩而緩慢的,但是在土壤中,隨著底層向下變深,很多魔法元素在不同的底層中會有不同的濃度,當底層產生了地質變化,就會在同一個地層深度中產生巨大的魔法濃度差,這種濃度差可能會突然釋放出大量的魔法能量,也可能會緩慢的釋放固定的、少量的魔法能量。

魔法學者把這種能夠釋放巨大魔法能量的地形稱作地脈,地脈往往坐落於火山、礦產等地形之上,地脈中蘊含的能量巨大,並且能量的形成與釋放以萬年為記,可以被視作一個天然的魔法能量礦。

根據甘道夫的講解,早在千百年前,鹽礦地下的地脈就被發現和利用,這座山洞裏的所有魔法和煉金裝置都由地脈釋放的能量運轉,地脈能量首先匯聚到一層工坊的加熱池裏,然後分配給各個層的各個房間。

“這座山上還有其他類似這樣的山洞嗎?”蘭特問了一句,他記得原來鹽礦北的蠻族營地也對於周邊的山體進行了開挖,不知道那些蠻族是突發奇想還是借著已有的礦洞繼續開發。

“我想您說的是北面的那個營地是吧?”甘道夫明白蘭特的想法“那裏的山洞確實也有,我曾經過去看過,但是那裏沒有鹽礦,所以沒有被利用起來。”

“原來如此”對於蘭特來說,這不就是類似家鄉的地熱能麽,只不過地熱能需要用鍋爐把熱能轉化為機械能,而這裏直接是把地脈蘊含的魔法能量利用起來,確實方便。

“那就是說,如果能找到大型地脈,就能建造城市了?”

“當然,大部分的大城市都是建立在地脈之上的。”

“哦,這樣。”有那麽一刻,蘭特覺得哪裏不對,但是整個隊伍即將下樓,蘭特沒有再跟甘道夫繼續討論。

鹽礦三層和二層都是無魔者的居住空間,三層主要居住的是孩子、一技之長者、管理人員,數量相對少;二層則是勞力,數量多。

不管二層還是三層,每層過道裏都有4、5米高,而居住房間被上下隔成了兩層,這樣可以住下更多的人。

在三層有3間大廳,其中一間大廳不僅面積很大,還利用洞頂部的地質空間做了采光,顯得非常明亮。

根據甘道夫的介紹,這幾間大廳分別是孩子們的教室、管理者的會議室和苦修士主持無魔者們舉行祈禱的地方。

在有采光的大廳裏,蘭特見到了幾位負責鹽礦管理的無魔者,蒙赫奇、多而亞夫、米克、賈爾格等等,這些無魔者蘭特昨天晚飯上都見過,都是協助藍尼雅管理鹽礦的無魔者,正是這些人在過去的幾年裏把鹽礦裏的2000多無魔者管理的井井有條。

這些人與蘭特之前遇到的蠻族營地裏的管家類似,都是蠻族襲擊各個人族領地後劫掠的當地管家、學者,他們本身對於領地管理有很深刻的認識和實際經驗,到了鹽礦之後也是重操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