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好餓……

人死之後還能知道餓的嗎?

桑蘿昏昏沉沉中閃過這般念頭,不知過了多久,那種餓到前心貼後背的難受勁兒終於把她折騰醒了。

月色如銀霜照進室內,她有些迷糊,腦子懵了一瞬才想起自己好像是死了?可,地府不長這樣吧?

盡管是夜裏,借著月色還是能看清自己這是在一間全然陌生的房子裏。

她指尖動了動,呼吸間感受身體的狀況,雖有些脫力,但並沒有病痛中的那種痛苦,積蓄了幾分氣力,擡手落在自己心口處,皮膚溫熱,心跳不算有力但確實有。

她還活著?

這念頭轉過,腦中莫名就多出了點什麽,轟一下密集的刺痛,桑蘿身子弓起,下意識抱住了自己的頭。屬於另一個人的記憶和她自己本身的融合翻攪,等她終於接收到那些記憶,明白自己這是穿越了時,已經是痛出了一身的冷汗。

桑蘿手撐著床板勉力坐起,借著月色打量“記憶”中的茅屋,眼前的景和“記憶”中的寸寸重合。

她穿越了,穿越到一個叫大乾朝的朝代,現在這身子的原主人也叫桑蘿,年十五歲,生於庶族。因家鄉水患,原身父母兄弟皆亡,獨她僥幸活了下來,跟著族人一路逃荒。

逃到這祁陽縣地界,族裏大多數人早已經是糧食銀錢皆用盡了,只能一邊南行,一邊乞討,遇到山村野地就進山采些野果野菜裹腹。

但長達數月的逃荒,大多數人身體都熬不住了,漸漸的鬻兒賣女便成了常事,是給孩子活路,也是給家裏的人一條活路。

原身沒有家人了,卻在過青浦鄉時遇到想給侄兒買個媳婦的李氏。

聽聞那李氏的侄兒名沈烈,人高馬大,不賭不殘,只是現今在軍中服役還沒回來。

嫁個農戶為妻,雖服兵役有回不來的風險,但也比賣身為奴為仆要強,何況原身也確實沒有去處,適逢一路對她頗多照顧的族嬸病重虛弱,原身一咬牙,自己找到了還在問價的李氏,也不賣身,半袋口糧把自己換給了沈家為媳。

那口糧原身都給了族叔族嬸,自己就那麽跟著李氏回了十裏村。

李氏比起桑蘿可要積極得多,雖說這人不是買的,也沒有身契捏在自己手上,可花錢少啊,就半袋糧食,多的一文沒花。

她回村就讓男人去找了裏正,把原身的戶藉轉進了沈家,把原身和沈烈的婚書也極快的辦了下來。

原身也是那時候才知道,她那所謂的丈夫去服兵役已經兩年又三月未歸,聽聞已經死於一場戰事中了。

也就是說,原身新嫁,已成寡婦。

原身雖惶恐疑惑,卻也沒有別的選擇,總比繼續流亡乞討或是將來不知道被賣作奴仆還是更差的境地要好,總歸是有個“家”。

而為何沈烈已死,李氏還要給他娶個妻子,原身心中這份疑惑在住進沈家半個月後也解開了。

沈家分家,她這個沈家長房長媳和沈烈的兩個年僅九歲的雙胞胎弟妹一起被分了出來。

原身到那時才明白三嬸李氏半袋糧食換了她回來的作用。

正大光明甩包袱。

大乾朝連年征戰,又逢近十來年水患旱災各種天災人禍輪番的來,百姓日子頗不好過。沈家是九年前逃荒到這裏落戶的,一大家子逃出來,半數多都死在了逃荒路上,或是因為保護家小,或是受不住病餓。

沈家三房人口,逃荒這一路下來,大房只余當時年僅九歲的沈烈和沈烈母親張氏在逃荒路上生下的一對雙胞胎,張氏生下孩子後沒幾天也去了;二房一個人也沒能幸存下來;三房兩口子當年新婚,沒有孩子,有口糧和水都是緊著自己,倒是夫妻兩人都活了下來。

長房的三個孩子那之後就跟著三叔三嬸過活。

初時還好,後邊在十裏村落了戶,李氏三年抱倆,七年生了四個,三兒一女。自己有了孩子,自然是緊著自己的兒女來,從三房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後,長房的三個孩子日子就不那麽好過了。

好在沈烈當時年紀雖小,也有些本事,照拂得了自己弟弟妹妹,大概是父母的身量都高,沈烈隨著年歲漸長,因肖父親,身量也較之同齡人高得多,十二三歲就當得起家裏的壯勞力用了。沈三叔和李氏就圖這一點,也捏著鼻子繼續把那兩個小的侄兒侄女養了下來。

波折出在兩年前朝廷征兵,沈家最符合條件的其實是沈三叔這個當家人,但沈三叔敢上戰場嗎?打死他也不敢!

幾乎都沒太掙紮,沈三就把主意打在了已經十六歲的侄兒沈烈身上。他瞞著沈烈,去裏正那裏打點了一番,報上去的名字就成了沈烈的。

誰叫長房和三房沒分家呢,沈三叔這個戶主當然做得了家裏的主。

沈烈從山裏回來,情況還沒弄清楚,就被征兵的衙役強行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