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桑蘿是一點兒不知道陳家的事。

她帶著兩小只摘夠了神仙樹葉片,回到家裏先取了一小份,大概四塊的量洗凈,準備做神仙豆腐。

沈寧做了幾回,已經都會了,看自家大嫂這兩天都沒怎麽歇,昨夜裏也沒怎麽睡,就搶了上前:“大嫂,我來做,你歇一歇吧。”

做這個沒什麽難度,沈寧確實能做,桑蘿想一想,便應了:“也行。”

手上的事交給沈寧,她也沒休息,拿了個碗到山泉邊舀了一碗水,轉身去給晾在屋外竹架上的麻淋水。

出去半個上午,這麻幹得有些過了,桑蘿拿在手上細看了看,估計漂出來顏色會有些花紅。這樣做出來的麻絲不夠白,拿出去賣是不成的了,自家用用還行。

現在有了賺錢的法子,桑蘿倒也不那麽在意,不說織布,家裏原也應該有些線和繩之類的東西才行,她也耐心,取了好幾次水,細細的給每一縷麻上都潑上水,再晾個一天,應該就能績麻用了。

沈安已經翻出另一個舊布袋來把谷子裝好,這會兒見妹妹和大嫂都有事情忙,就跑到桑蘿身邊:“大嫂,我幹些什麽?”

平常這時候他通常帶著妹妹到處找能入口的野菜野果,但今明兩天顯然都用不著野菜了,一時倒不知自己該幹什麽了。

“要麽我再去割些麻回來?”

“暫時不用。”桑蘿看了看屋外遍地叢生的野草:“背個背簍,咱們去溪邊找點東西,順便下個簍子。”

聽說要下魚簍,沈安眼睛就亮了,進屋裏再出來,手上就提上了空出來的一個背簍。

交待了沈寧在家,桑蘿帶著沈安就出去了。

下捕魚窩子是順帶的,她主要是去山溪邊找能做小鋤頭的石塊。鐵具太貴,短時間內她是顧不到置辦這些的,總不能什麽東西都指著跟陳家借,尤其是農具,農人哪一天不用呢?

所以在她有余錢買農具之前,先得做一個暫時能用的替代品出來。

一說是用來做石鋤的,沈安就知道該找什麽樣的了,叔嫂兩個在溪邊彎著腰尋摸了半天,翻出好幾塊稍加打磨就能用的石頭來,也不用挪地兒,就在溪邊就地打磨起來。

忙到日近中天,沈寧找了過來時,兩把石鋤和一塊石斧的石料被打磨了出來,還用新磨的石斧弄出幾根適合做鋤頭柄的木料來。

“走了,回去把木料處理一下,再用麻繩固定好就能用了。”

沈寧看得是一臉的驚奇,大嫂的能耐程度在她心裏又往上蹭的上升了一大階!

回到家時,葵菜粥已經煮好,三人吃過午飯,桑蘿把木料裝鋤柄那一處削好,取了一把晾在屋外的麻,搓出幾根麻繩來,兩把簡易石制鋤頭就在她手中誕生了。

受材料和工藝所限,這鋤頭說是鋤頭,其實更近似於鏟的發力方式,桑蘿在屋外的雜草地裏試了試,比鋤頭用著費勁些,但鋤草翻地沒問題了。

沈安和沈寧都試了試手,小兄妹倆得了件新農具,興奮的就扛到了屋後原先他們種菜的那一塊兒山地上折騰,被桑蘿拎了回來:“昨晚幾乎沒怎麽睡,這會兒都睡午覺去,下午隨你們玩!”

午睡養心,消食也消得差不多了,兩孩子也聽話,收了新農具就跟著到小泉邊一通的洗,然後齊齊回屋睡覺去。

估計是頭一晚沒睡,上午又累得狠,一覺醒來看看天色,已經是半下午了,看兩個孩子睡得還香,桑蘿也不叫醒,只輕聲下了床。

陶盆裏的神仙豆腐已是成型了,她取竹刀切作四塊,兩塊留在家裏給兩個孩子做消暑的零嘴兒,另兩塊用陳家借來的那個陶盆盛了,取一張幹凈荷葉蓋好。

把早上買的谷子連著布袋一起放進背簍裏,陶盆放在布袋上邊,背著往陳家去。

桑蘿到的時候,陳婆子正領著孫女坐在堂屋檐下績麻。

桑蘿笑著喚了一聲阿奶,又叫了一聲小丫兒。

小丫兒還記著桑蘿給她們家的神仙豆腐和魚呢,看到桑蘿眼睛都亮了,叫沈大嫂的時候聲音格外的甜。

沈大嫂……

桑蘿還真不太習慣這個稱呼,不過仍是笑著應下。

從陳家灶屋窗口看到秦芳娘的身影,才反應過來這個點是大多數人家做晡食的時候,也就是一天中的第二頓飯。

她還是現代人思維,一日三餐的習慣融在骨血裏,頭一天對兩個小的說是少吃多餐養身體,實則那就是桑蘿原本的生活習慣。

陳婆子放下手頭的活,起身迎了幾步:“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桑蘿笑著放下身上的背簍:“我來還您取麻器,再想借您家的舂臼用一用呢。”

“行啊,東西就在檐下,我去給你取木杵。”陳婆子聽兒子說桑蘿買了谷子,早猜到她會來借舂臼舂米,不過沒想著人來得這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