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通往縣城的路上,秦芳娘也在跟桑蘿解釋自家公爹交待的話。

“原本是能多找幾家的,但我爹昨晚才想起來,你做這神仙豆腐的事最好還是不要太早被人知道,也怕招搖,就沒找太多人,只請了與我們家關系最好的兩家,這房子蓋起來恐怕也就要慢些。”

“對了,你蓋房子的銀錢,我爹對外的說法是咱們來縣裏賣野菜賺的,村裏就算有人好奇,也不會大老遠跑縣裏來看,而且也不舍得花那一文錢入城費。”

桑蘿聽得撲哧一樂:“阿爺沒說錯,咱可不就是賣野菜嘛,就照阿爺說的吧,慢些也沒關系,秋收前能做完嗎?”

秦芳娘點頭:“那還是趕得及的。”

能趕在秋收前,桑蘿就沒問題了,雖慢一些,她卻會少很多麻煩。

順利進城,兩人先往西市,桑蘿把她的那些東西都搬進市集,秦芳娘才自己拉著車往東市去。

桑蘿昨夜裏做了一百二十塊神仙豆腐,兩人一人六十塊,加上帶來的野菜,各忙各的營生去。

轉眼到了午時初,除了還剩兩把野菜沒賣出去,該賣的都賣了,桑蘿看看西市裏寥寥幾個買主,尋思這兩把野菜挺難賣出去的了,索性把攤子一收,稅牌一交,按著約定挑著空桶撂著空背簍就去東市找秦芳娘。

明天就要動工蓋房了,早上她就和秦芳娘說好,會到東市買點糧食,到時候正好用空車推回去。

兩人在東市一碰頭,秦芳娘那邊神仙豆腐也賣完了,只馬齒莧還剩幾把。

看到桑蘿過來,秦芳娘也知道是該收攤回去了。

大中午的,都在家裏歇晌,誰還來市集逛啊。

她收整收整,把該給桑蘿的錢給了,有些激動又強行壓著聲音,小聲與桑蘿道:“我今天野菜賣了十八把,加上豆腐的三十文,一共得了三十九文錢,扣去入城費和市稅,也有三十七文,我今天也能買根棒子骨回去了。”

秦芳娘是真高興啊。

神仙豆腐的錢是有數的,她算得慢,但從在西市口知道桑蘿給了她六十塊,她琢磨一路,到東市的時候也知道自己這些神仙豆腐都賣完的話能有三十文錢了。

而野菜,秦芳娘是每賣兩把就加一文,一文一文的在心裏默默加上去的。

這會兒她不用再數一遍錢,都清楚自己今天得了多少。

三十七文啊,桑蘿來之前她已經美得跟做夢一樣了。

“真的謝謝你。”秦芳娘激動得有些不知道怎麽說才好:“這在我們家是好大一筆進項。”

多大她不知道,太大的數秦芳娘就不會算了。

她就知道一天能賺將近四十文錢是很驚人的,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

農戶一年到頭就靠地裏幾個出息,平常八天十天的賣一回雞蛋頂天了,每年除了賣糧,哪見過什麽大錢。

這會兒把該給桑蘿的那一份錢交了,她捏著自己有幾分沉手的錢袋,想一想以後天天能賺這麽多錢,激動得心和手都在顫。

桑蘿笑笑,先給她打預防,道:“這是最近大家對這個吃食新鮮,後邊估計賣得會慢一些少一些。”

不過那時候有豆腐加進來了,這個卻是先不用和秦芳娘去講。

秦芳娘愣了愣,而後微有些失望,卻也只是一瞬,很快就調整了過來:“這也很好了。”

會稍微賣得慢一些,少一些,但也不會差很多的,一種吃食出來,總有固定的一些喜歡吃這種東西的人,能夠長久穩定做得了這些人的生意也是好的。

只不過想到桑蘿這東西的原材料是山裏弄的,秦芳娘又有些愁,不知道那東西是不是一年四季有,還是有時令性的。

但這個就只能自己心裏想想了,不該問的她多一句都不會問。

“走吧,我買根棒子骨,咱就買谷子去。”

桑蘿點頭:“買谷子前我尋思先買個米缸,家裏只有兩個布袋,用著不那麽方便。”

一聽桑蘿要買米缸,秦芳娘就點頭:“米缸是緊要東西,這個是得買,咱這有個講究,家裏再難再窮,也不能少了米缸和水缸的,這是一個家的風水。”

要買米缸,那就得出東市往主街的鋪子裏去了,兩人挑著擔子,秦芳娘邊走邊和桑蘿道:“等米缸買回去,你記得往裏放三個錢。”

桑蘿還是第一回 聽說這個:“這是有什麽講究嗎?”

秦芳娘搖頭:“我也不知道,但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我們那有句老話,米缸放銅錢,財帛永不斷,反正放一放圖個吉利準是沒錯的。”

桑蘿記下,準備回家就給安排上。

兩人一人買了根棒子骨,桑蘿又讓屠戶割了一小塊瘦肉,準備加在骨頭湯裏一起燉的,她和兩個孩子的身體都得養,補充營養是每天細水長流的事情。

買好了肉,兩人這才出了東市,直奔主街上的雜貨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