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怎麽沒喊咱?

鹽鹵是什麽?

這東西又叫苦鹵,鹵堿,是制鹽後殘留在鹽池裏的母液蒸發冷卻後析出的產物。①

再通俗些講,這東西其實就是土法制鹽的廢棄物再制而成的副產品。

在大乾朝,或者說就算是桑蘿原本的時空,在古代窮到吃不起鹽的人家一點也不少見,尤其碰上戰亂時代、或是重徭重役民生多艱之時,飯都吃不飽時,鹽鹵的需求量在最底層百姓之中就會激增。

人沒有鹽顯然是不行的,那買不起鹽的情況下吃什麽替代?

有三種替代品,硝鹽、鉀鹽、鹽鹵。

老百姓為了活下去,琢磨出了不少土辦法來弄替代品,第一種硝鹽的獲取方法,嗯,不到萬不得已怕是沒人用,因為實在太惡心——它從古代的旱廁,用來圍旱廁的石頭上提取。

第二種是鉀鹽,鉀鹽相對好些,把草木灰用水泡,再到鍋裏煮,能得到鉀鹽,口感上和鈉鹽差不多。②

相對正常的就是鹽鹵了。

鹽鹵的來路有兩個,一個是山裏去找找動物會舔的石頭,通常這種石頭是含鹽的,煮一煮能煮出鹵水來。這個桑蘿自然是沒見過的,深山她不敢去,常走動的地方除了兔子山雞蛇蟲之類的見了人就避逃的小型動物,大型動物她沒見過,更不用說什麽動物舔的石頭了。

另一個就是花錢買,賣鹽的鋪子,掌櫃的手中十有八九有藏著一些制鹽廢棄物煉成的鹽鹵,這種拿過來幾乎沒什麽成本的東西,低價去賣。

相比食鹽,這個真的很便宜,幾文錢買了兩大塊,當然,這東西多食對身體是有害的,關鍵在量上。

桑蘿自然不是窮得吃不上鹽了,國人想來都聽過一句話,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這鹵水便是將這種鹽鹵稀釋後獲得,是頂好的豆腐凝固劑,一大鍋豆腐只需要極微少的一點量就行。

豆腐有嫩豆腐和老豆腐之分,又稱南豆腐和北豆腐,桑蘿之前用石膏水點出來的就是嫩豆腐,也就是所謂的南豆腐,而今兒買的這鹽鹵,點出來的豆腐就是老豆腐,又稱之為北豆腐。

先前沈安一直很憂愁,神仙豆腐沒有了以後家裏的營生就要少一樣。

也確實,雖然沒有了神仙豆腐,買豆腐的人相對多了一些,但一樣單品總也比不上有兩樣單品時能賣出的量,這幾天三家拿的豆腐量明顯要比前些日子少到十余塊。

桑蘿當時帶著沈安在山裏摘神仙樹葉片的時候就說她有對策,這對策自然不是那時還沒發現的拐棗,而是增加豆腐的品類。

嫩豆腐有了,那就把老豆腐和醬幹也安排上。

兩大塊鹽鹵,夠她用很長時間了。

桑蘿轉而開始跑藥鋪,縣城裏醫館加藥鋪共有三家,她分了三家買了幾味鹵醬幹要用到的鹵料,今兒到縣裏的事情這才算是都辦好了,打道回府。

……

沈安和沈寧兄妹倆今天格外心焦,現在也沒有神仙樹葉摘了,也不用他們滿天下找野菜去賣了,遠一點的山裏倒是有魔芋能挖,有酸棗能撿,但沒有桑蘿領著,兄妹倆都不會往山裏去的,而且還得至少有一個留在家裏看家。

桑蘿走後,沈安只能自己給自己找些活計幹,比如,抓住苧麻第三熟的尾巴,在村子周圍找無主野麻割了,一捆又一捆的往家裏扛,沈寧則坐在家裏剝麻。

扛了大半個上午,堆得足夠多了,沈安才停下來,回來和妹妹坐在一處,一邊剝麻,一邊時不時看一眼他們大嫂從縣裏回家常走的那條山路。

做了那麽多的拐棗糖,不知道大嫂今天能賣出去嗎?

那望穿秋水的模樣。

桑蘿挑著挑筐才出現在兄妹倆視線當中,沈安和沈寧就蹦起來了,然後看到他們大嫂挑著滿滿兩大筐的什麽東西,撒丫子就過去幫忙。

到得近了,聽桑蘿一說,才知道全是綿!

全是綿呀!!!

“大嫂,糖全賣完了?”

沈安和沈寧能想到的也只有這一點,只有糖全賣完了,大嫂才能買回來這許多的綿來。

桑蘿笑:“都賣完了!再攢個幾天,咱們就能先攢出一床被子來。”

沈安和沈寧樂得歡呼著原地蹦了起來,有被子,他們今年就可以過一個暖冬。

兄妹倆想給桑蘿幫忙,又發現那裝著綿的袋子都被捆好固定在挑筐上,無從幫起,就樂顛顛的一左一右簇擁著桑蘿往家走。

桑蘿挑著挑筐才上到自家所在的位置,就發現院外鋪的那條石子路上堆了十幾捆苧麻。

她驚訝的看兄妹倆:“你們去割的?”

沈寧笑,一指沈安:“二哥割回來的。”

沈安贊妹妹:“阿寧在家剝麻看家。”

家裏哪哪兒都要花錢,他們人小力弱,但能給家裏攢一點家當就攢一點家當。

桑蘿不由得就彎了眉眼,揉了揉就在邊上的沈寧的腦袋:“都是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