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竹簡

桑蘿白天在自己家,也會進山,不過只敢在村子附近轉,已經不敢跟從前一樣繞幾裏路到別村附近的山裏探索了。

夜裏就住陳家,這一住住了三天,第四天秦芳娘帶回許掌櫃讓她捎的口信來。

說縣衙這邊把周邊都排查過,也問過各村村民,沒有人再見過有流民出現,他也聯絡過鄰縣幾家東福樓的掌櫃,那邊也並不曾見過有流民。那天的那幾個恐怕是翻山越嶺穿過封鎖線到這邊來的,應該不會有大批流民。

村裏人都松了一口氣。

桑蘿的日子又回復到了從前的節奏,不過這時候酸棗已經徹底沒有了,只能撿些拐棗挖些魔芋,加之不敢走遠,自穿越之後一直忙忙碌碌的她一時竟顯得好似有點清閑了起來?

好在近三個月也不是白忙的,做成的酸棗糕攢了有十壇,模具裏還曬著四百塊,這些存貨,四五天往永豐齋送個兩壇的話,還能再撐月余。另外還用竹簸箕曬了百余塊,這是留給自家的零嘴。

灶屋裏存魔芋幹的那口大缸現今也存滿了,都是用袋子分裝好再存進缸裏的魔芋片幹,每次要做素毛肚只需從裏面拿出幾片來用石臼搗成極細的粉,直接就能加工成素毛肚。

魔芋粉吸水性極強,一兩魔芋粉就能做出近七斤的素毛肚來,這一缸只單供東福樓的貨也很夠用了,桑蘿只看著這只大缸就滿滿的安全感。

不過魔芋相比酸棗還能再采收十來天,看得到的物資,桑蘿也不想浪費了,另買一個大缸是不買了,這東西也不便宜,想起鄉間也有架藏法,把木架放在離灶口不遠處,挖出來的魔芋堆在離地有一段的木架上,上邊再蓋上草簾就能存儲很長一段時間。

桑蘿自己就折騰了個簡易竹架出來,擺在離灶口不遠處,後邊挖到的魔芋就直接往架子上堆,上邊蓋草簾存儲。

只是這樣一來灶屋就算是滿滿當當、騰挪不開了,因為光做豆腐的框子板子木桶之類的就不少,還有石磨、豆腐濾架、一口大缸、兩個竹架和一個長案,人都快轉不開身來了。

桑蘿看了一圈,最後帶著兩個小的把吃飯的小桌移到了主屋去。

忙忙叨叨就進到了十一月初,村裏去服徭役的人都回來了,桑蘿跑下山去看,陳有田他們沒有梳洗之前其實沒比那天的流民好太多,太瘦了,身上衣服也臟,頭發也跟草窩子一樣了。

也就精氣神和神態不同能和流民稍微區分出來了。

桑蘿現在回想,甚至懷疑自己那天碰到的會不會是被提溜到哪裏服役被折騰得太慘的良民了。

流民的陰影到此算是在桑蘿心裏消了個七七八八,整個人都松馳了下來。

又忙了十余天,魔芋和拐棗也沒了,到這時,桑蘿除了做豆腐醬幹素毛肚,四五天再往縣城跑一趟,白天已經完全閑下來了,她終於想起自己買的筆墨來了。

她買筆墨,是要給兩小只弄出一本書來,之前教的字簡單,名字、地名,再要往後教,每次都得想想先教什麽。

兩個時空的文字有差異,桑蘿上輩子會的字在這裏可能就是錯別字,她只能教原身會的那些,而原身一個女子,學的東西並不深,也不多,但給孩子們啟蒙是足夠的,比如——《千字文》。

這個時空也有《千字文》,內容雖有些許差異,但差異很小,只能說時空與時空之間或許原本就有著一些奇妙的關聯與交集。

桑蘿買回筆墨,就是要給兩個孩子默下一本啟蒙書來,筆和墨有了,缺的就是紙和硯了。

院子裏一群娃兒,五個沙盤,沈安和沈寧充作了小老師,教一會兒字又玩一陣,桑蘿看他們自得其樂,自己往山裏有溪澗的地方去了。

她得找一塊能作硯台用的石頭。

桑蘿不是個多能幹的人,做硯台什麽的她是不會的,但祁陽縣多山,山間溪澗裏又多石頭,找一塊相對平整中間能凹進去些許可以當硯台用的石塊還是不難的,她走過幾條溪澗就翻出三四塊能用的來,最後選了最漂亮的一塊洗刷幹凈拎了回去。

前番做竹架,家裏多了好些剩余的竹料,桑蘿找陳有田借彎刀和刨具,準備做紙的替代品,竹簡。

陳有田最近在家裏歇著,桑蘿來借工具,一聽是做竹簡,教孩子們識字的,拎上東西就跟桑蘿走了:“我幫著你一起做。”

然後院裏一群孩子知道了沈安和沈寧很快將有書的消息了,有田叔和沈大嫂翻出來的竹子要做寫書用的竹簡。

這一下什麽逗雞逗鴨拋石子的遊戲都不好玩了,全湊過去圍觀一本書的成形。

陳有田常做這些東西,經驗遠比桑蘿要豐富,桑蘿以為是根竹子就能削削用了,陳有田卻是笑著精挑細選出料子來,選竹、裁竹、煮竹、烘竹,煮竹那一步甚至要加點花椒,就差煎炒烹炸一條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