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各大電視台、視頻平台爭搶首播權(第2/3頁)

娛樂記者堵不到方醒,轉而去堵陶茂榮。

陶茂榮出門從來不需要避開記者,出入公司都是從正門進。

因此,娛樂記者一堵一個準。

陶茂榮以前也接受過記者采訪,但大部分都是生活、財經、時事類新聞的記者,被娛樂記者圍堵,開始第一次。

記者:“陶總,我看查到,四個月前,花火傳媒是你持股的,但現在股權變更了。業內傳聞,是方舟文化收購了花火傳媒,這個收購案,你是知道的嗎?”

陶茂榮點頭答道:“知道,我親自談的。”

記者:“那你為什麽要把花火傳媒賣給方舟文化?據我所知,花火傳媒盈利狀況良好。”

陶茂榮:“我喜歡賣,不行嗎?”

記者:“請問花火傳媒賣了多少錢?”

陶茂榮非常幹脆的回答:“我一分錢沒拿到,還倒貼1500萬。”

記者眼睛發亮:“這麽說,你是把花火傳媒送給了方醒嗎?你們是什麽關系?”

陶茂榮哈哈一笑,說道:“你們想什麽呢?花火傳媒賣了,錢我沒拿,全用來買《瑯琊榜》的插片廣告了。

“你自己想,《瑯琊榜》的插片廣告值多少錢,花火傳媒就賣了多少錢。”

記者沒想到,采訪陶茂榮竟然還問出了爆點新聞。

主要是,這些娛樂記者沒想到,陶茂榮這麽會來事。

而且,陶茂榮的回答,一點都不怕出大新聞。

當天下午。

記者采訪陶茂榮的新聞,傳到網上,然後火速上了熱搜。

【花火傳媒前老板坦言,出售花火傳媒一分錢沒拿到,還倒貼1500萬。】

【方醒到底有什麽魅力,竟然讓東海生鮮行業的龍頭企業倒貼錢?】

【意外發現,《瑯琊榜》的投資名單裏有“茂榮生鮮”。】

【方醒是怎麽用一部電視劇前20集的插片廣告,換了一個公司?】

【《瑯琊榜》到底有什麽魅力?剛剛殺青,就簽了金額1個億的合同。】

關於《瑯琊榜》和茂榮生鮮、花火傳媒的娛樂新聞,全網刷屏。

《瑯琊榜》還在後期制作,就接二連三的上熱搜。

這一波預熱效果,簡直爆表。

……

從這周的周二開始。

方醒每天都要和各大電視台的領導吃飯、喝茶。

談的內容,自然都是《瑯琊榜》的首播權。

當然,《瑯琊榜》首播的價格肯定會破億。

如此高的價格,不可能是吃一頓飯就能談妥的。

而且,衛視首播的方案非常多,可以獨播,也可以多台聯播。

甚至還有二輪、三輪。

事實上。

正常情況下,電視台購買影視劇的首播權,通常都是等成片出來之後,經過審片會,確認劇集質量,才會談價格。

只是方舟文化的劇實在是太搶手了,各大電視台的領導,都要先找方醒吃個飯,喝個茶,探聽探聽口風。

至於最後能不能拿到首播權,以什麽樣的價格,什麽樣的方案首播,還得慢慢談。

現在找方醒吃飯的電視台,目的是先不要掉隊,先拿到競爭首播權的資格,後續繼續談。

方醒和幾家省級衛視的領導,已經很熟了,所以吃飯、喝茶,也算是聯絡聯絡感情。

……

除此之外。

各大視頻平台的高層,也在找方舟文化洽談《瑯琊榜》的網播權。

不過,網播權相對來說,談起來比較簡單,主要是喬英紅帶隊負責。

電視劇的上星播出模式,和視頻平台的播出模式不一樣。

電視台購買電視劇首播權,通常都是一錘子買賣。

雙方談好價格,電視台支付款項購買電視劇首播權,而電視台播出獲得的廣告收益,和電視劇的版權方沒有關系。

視頻平台則不一樣,主要以CPM廣告分賬、VIP會員分賬為主。

而且,視頻平台給S級以上影視劇的分賬比例,基本都是固定的70%。

這個分賬比例,是視頻平台能夠維持運營的極限。

分賬比例基本固定,所以版權方和視頻平台在談合同的時候,不需要談價格,談起來就比較簡單了。

當然,視頻平台對一些S級影視劇,也會給出更優厚的條件。

不過,分賬比例基本不會變,但視頻平台會給S級影視劇保底合同,以此提高競爭力。

從《狂飆》開始,方舟文化的電視劇的網播都是多平台聯播。

這次《瑯琊榜》也不例外,談的合同,也都是70%分賬比例的S級標準合同。

這部分工作,方醒交給公司團隊負責,自己除了和各大電視台的領導吃飯之外,其余時間都花在《瑯琊榜》的後期制作上。

……

與此同時。

《芙蓉帳暖度春宵》也殺青進入了後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