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3頁)

“賭就賭!”龔偉認為自己贏定了。

等到了真正的盛夏,哪個正常人會穿棉襪。

三人會議終於吵架、勸架、擡杠的混亂之中,勉強達成分工的共識:

陳勇整理一下還要向總廠伸手的支援。

龔偉分派生產任務。

安夏跟客戶們打招呼,聯絡一下感情。

等安夏到家,已經是晚上九點半。

安夏的媽媽見她回來,就埋怨她:“你怎麽就同意調到新廠去了啊!?”

“新廠挺好啊,有自主權,現在下海的不都發了麽。”安夏不以為意。

見她滿不在乎,媽媽著急了:“你知道什麽啊,九廠才是鐵飯碗,鐵飯碗啊!你在九廠的編制一天,就保證餓不著,現在他們說是搞創新第三產業,其實就是把你們一腳踢開了!”

安夏心裏嘀咕,什麽鐵飯碗,過不了幾年就「砸三鐵」了,而且紡織行業首當其沖。

她嘟囔道:“陳勇和龔偉也在啊。”

“你跟他們不一樣!他們的爸爸是誰啊!實在不行了,他們的編制說回廠就回廠!你呢!到時候萬一說編制滿了,讓你等,你等得了嗎!”

媽媽越說越激動。

“你這麽這麽傻。你看你小姨,聽了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說下鄉就下鄉,然後呢!她想回來,根本就回不來!

招工沒機會,考大學又沒考上,你外公的職被你大舅頂了,她什麽條件都不符合,明明是個城市姑娘,搞得戶口現在還在邊疆!”

安夏知道,她還知道全國第一次嚴打的根源,就是因為許多返鄉知青雖然回來了,但沒工作單位接收,雄性荷爾蒙無處安放的知識青年,就變成街溜子,變成了全國範圍的糟心事。

“你在深市找的兼職,工資是高,但是到底是私人老板,沒有編制,不穩定,萬一哪天說不要你,就不要你了……”

媽媽絮絮叨叨,越說越激動,說著說著,眼淚就流下來了,人也無力地癱坐在椅子上:

“不行,你明天一定要去找廠長,找書記,讓他們把你的編制挪回去!實在不行,我們就買點禮物,給他們送去……”

“媽,我編制在九廠呢,沒挪啊,就是這一年的收入根據新廠的績效來。”

媽媽擡起頭,半信半疑:“真的?”

“當然是真的,就跟停薪留職差不多吧,而且還沒全停,就停了一半,我又不缺這點工資,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不用在總廠裏看老職工跟我倚老賣老,不是更好?現在就連陳勇和龔偉都要聽我的意見呢。”

看著安夏的臉,媽媽這才松了口氣:“那就好,那就好……唉,嚇死我了。你啊,也別總跟陳勇龔偉對著幹,女孩子家,那麽兇不好,太兇就沒人敢要了。”

“誰說的,有四個男人要我就行。”

媽媽疑惑:“四個?”

安夏從錢包裏抽出一張百元大鈔,對媽媽晃晃:“喏,就是這四個。看,他們的臉是如此的英俊,他們的氣質是如此的優雅……只要他們不離我而去,那就問題不大。”

媽媽伸出手指戳戳她的額頭:“你呀,小心掉到錢眼裏拔不出來了。”

安夏對著鈔票深吸一口氣:“啊,那就讓我在錢的香氣中過一輩子吧……”

母女倆笑成一團。

第二天,周六。

雙休日這等好事在七年之後才有,今天大家都要上班。

“哎?安夏,你怎麽還沒打電話?”龔偉問道。

他進門就看見安夏在瘋狂敲鍵盤。

湊近一看,安夏打開了一個表格,在上面輸入……

廠名、廠址、電話、聯系人、主營業務、行銷地區。

表格的名字叫:牡丹紡織廠客戶名單。

龔偉不解:“搞這個幹嘛?不是有通訊錄嗎?你不會是不好意思給陌生人打電話吧?”

安夏舉起通訊錄,只見其中一個廠的聯系人名那個位置被塗塗改改了好幾處。

“看這亂七八糟的,還有拿鉛筆畫一道就算刪掉,這要是不小心叫錯人,知道的是我眼神不好,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不把他放在眼裏呢。”

安夏繼續敲鍵盤:“存在電腦裏,要修改也省事。”

全部錄完,安夏開始打第一個電話。

紡織九廠的客戶都是各種服裝廠、被服廠,其中也不乏一些專門生產軍需服裝和各種制式服裝的軍工企業。

安夏連打了幾個電話後,發現有些國營服裝廠的人也在擺爛鬼混,沒比九廠好到哪裏去,聯系電話響了很久才有人接,多半是去打撲克了。

另一些廠子則大不相同,不僅三聲之內就接起來,說話的語氣和精神狀態都不一樣。

而且他們非常樂意聽安夏對於今夏流行趨勢的見解。

仔細一打聽,不是集體所有制,就是民營個體所有制。

安夏歪著頭夾著電話,一邊跟人說,一邊在電腦上對這些企業做出特別的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