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3/7頁)

等安夏說完,軒轅超勇回應:“是啊,這一年真是太不容易了,我們這邊多山地,很多優質供應商都在山溝溝裏,他們的東西賣不出來,就只能我們進去,老陳……”

他一指角落裏的一個銷售主管:“他為了節約時間,經常一兩個星期不回家,不是在山裏,就是在進山裏的路上。”

又指著另一個銷售主管:“他去找一個鄉辦工廠談合作,廠長以為他是騙子,讓保安放狗咬他。”

“太不容易了。”安夏十分理解他們的不易。

整個西南地區的生活節奏緩慢,大家習慣了悠閑的生活作風,偶爾出那麽幾個勤奮的人,一下子就能冒頭。

在沒來西南之前,安夏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一個賣回風爐的家庭小作坊,居然能支起一個縣過半的gdp。

那回風爐實在沒什麽技術含量,要是擱長三角,眼睛一眨,起碼能冒出幾十個同款小作坊。

可是在那個縣,幾年了,硬是是一個競爭者都沒有。

其他人看著他家賺錢,居然心如止水,安夏也不得不佩服。

這麽看來,軒轅超勇,真的超勇,他是不是把西南地區最勤奮的人都給挖到公司來了。

安夏對西南大區的工作非常滿意,軒轅超勇看準了機會,趕緊進言:“安總,我們打算在春節的時候做一個大活動,去年活動方案都已經交上去了。但是財務那邊說今年的預算已經不夠了,讓我們明年再交。

我前幾天又催了一遍,可是財務那邊還是說不行,要等今年的預算批下來,這中間空了這麽長時間,眼看著就要錯過最佳時間了……”

“是什麽計劃?”安夏好奇,按現在的公司架構,銷售計劃是由分管副總全權審批。

除非計劃費用超出太多,且他認為這個計劃十分重要,產出與收益比例非常劃算,必須做。

才會提交到安夏這裏來做特批。

軒轅超勇的助理馬上拿出一份文件,放在安夏面前。

安夏翻開第一頁,忽然理解了分管副總為什麽把這個計劃給按住了。

這位超勇同志,太超勇了,他想以西南大區的身份,與周邊幾個國家合作。

他說的周邊,還包括不那麽周邊的馬來西亞泰國、文萊……

“東盟你能全拿下來?”安夏問道。

“看起來很難,但其實民間的貿易一直都沒有斷過,我只是想做一個整合,有了正式的合作之後。不管是進口,還是出口都方便一些。”

他想進口的是食品,咖啡、綠豆酥、熱帶水果幹之類的東西。

想出口的就是我國的各種小商品。

“考慮到外交問題了嗎?”安夏問道,跟國外做生意最煩的就是外交問題。

不僅是封鎖之類的,萬一哪個國家突然犯病,國內就會開始各種抵制。

而且,不光是國內會抵制,國外也會抵制。

到時候做進出口生意的就裏外不是人,進的貨全都砸在手上。

“考慮過了,也對這些國家進行過調查。最高級別的見到過老撾國家一把手,這些國家在對華態度最不友好的時候,民間往來貿易也沒有斷過。”

“老撾這麽隨便的嗎?”安夏不太能想象。

“對,只要錢到位,第二天就能安排,您要見嗎?”

“不用了……”太容易見到,就不值錢了。

同時也說明這個國家的商譽堪憂,安夏叮囑道:“跟他們做交易的時候要小心,我對他們守約能力表示懷疑。”

“明白!我們是跟移民到該國的華裔第二代做生意,應該稍微好一點。”

“也……就是稍微好一點。”安夏對他說,“如果這個人的雇員全是本地人,你得小心他們的履約能力。”

那個浪催的國家,跟很多雞湯文裏對人類的要求一樣「知足常樂」,他們可太容易知足了,一碗糯米飯,一把辣椒,就是一頓飯了。

氣候又溫暖,他們睡在一個字面意義上家徒四壁的房子裏,也無所謂。

實在沒錢了就出去工作,只幹日結的工作,幹幾天,身上錢夠了,就跑路,辭職都不帶打個招呼的。

安夏聽過一個在瑯勃拉邦開旅館的華人老板抱怨連天。

基於整個國民性來看,這個情況沒幾十年的教育是不可能改善的,安夏可不想剁椒事件重演,總不能還得跨國幫工廠拉人頭。

“您放心,我打聽過了,那幾個老板基本上不是福建人就是潮汕人,廠子裏全是他們村的同鄉,都是華人。”

“你倒打聽的清楚,沒有青田人嗎?”

“打聽過了,青田人喜歡往歐洲跑。”

真是太認真了,安夏就是隨便一問,沒想到他還真打聽過了。

“我看到可以進口的東西不多,主要是出口。所以,你主打的還是中國商品出口?”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