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高端的商戰舉報……(第3/7頁)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什麽都準備好了,就等正式比賽。

不料,有關單位忽然找上門,要求紫金遊戲停止比賽活動的準備工作。

理由是有人舉報紫金遊戲搞的這個電子遊戲比賽,是不良意識導向,讓年輕人整天不事生產,就想打遊戲,那封舉報信寫得很嚴重,說家裏買電腦,是讓孩子學習專業知識,為國家做貢獻,現在可好,整天開機就是打遊戲,根本就不學習,叫他吃飯不吃,叫他睡覺不睡,甚至還想逃學打什麽副本。

在電腦前面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視力都下降了。

比賽用的《海軍司令》遊戲,更是扭曲事實,歷史虛無,用真正的船名,卻根本就不管有些船在歷史上互相都沒打過照面,這樣怎麽能行?

會讓年輕人產生錯誤的認知……

本來這個電子競技比賽,之前就沒有任何的先例,一切都在摸索之中,所有的事情都在許與不許之間。

是一位負責審批的同志覺得這幾年年輕人的心態都挺慘淡的,社會上犯罪率高居不下,還不如用遊戲把沖動的年輕人關在屋裏,在遊戲裏打打殺殺,總好過真的在外面打打殺殺。

何況《海軍司令》都沒有殺某個具體人的畫面,要說宣揚血腥暴力都算不上。

但是舉報信來了,而且不止一封,後面又陸續來了一百多封,本著寧可不做事,也不可做錯事的心態,最終還是下達了要求紫金遊戲停止這次比賽的通知。

蘇靈和整個賽事組心急如焚,到處找人找關系,想看看怎麽樣才能把這事擺平,讓比賽可以正常的繼續下去。

找了很多人,其中有人跟舉報信站同樣的立場,還有人雖然覺得此事沒什麽問題,但是他們不想冒險。

對他們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辦了,看不出對拉動GDP有什麽好處。

不辦,天下太平,寫舉報信的人也可以消停了。

蘇靈找安夏商量,問她要不要從公關輿論上想辦法。比如,找人發貼子說日本人都在玩,他們公開放話宣稱中國人就是打不過他們,才會害怕地取消比賽。

兩年前那篇《夏令營中的較量》,利用的就是這一點,才能挑起民眾那麽大的情緒。

安夏搖搖頭:“要是我們真的有日本參賽隊,這麽說還可以,關鍵是沒有啊,那日本人放什麽話?太假了。”

“我們已經把能找的人都找過了,但是還是沒有辦法,就是不松口。”蘇靈人生頭一次求爺爺告奶奶,弄得這麽絕望,還沒有搞定。

如果可以的話,她也不想找安夏出手相助。

“你們都找過誰了?他們是什麽態度?仔細跟我說。”安夏問道。

管理文藝娛樂相關的部門裏,負責點頭拍板的其實不止一個大佬,報批的很多東西,在這位大佬那裏過不了,換一位可能就過了。

只要沒鬧到大到不可收拾,很多事情,都是「原則上XXX」。

蘇靈他們是一條道深耕到底,就盯著一個人下功夫,沒有換條賽道,也是怕別人說「求別人求不動了才想起我來,早幹嘛去了。」影響不好。

換成安夏這邊,就沒有這個問題,她可以說是名下的小公司不懂事,擅自做主,沒有告訴她。

這也是很多事情明明可以直接說,偏要安排秘書或者助理說出來的原因。

多一個轉圜的余地。

安夏接手這件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先弄清楚,那些舉報信是哪裏來的。

如果是某位大人物表示對此事非常看不順眼,就直接放棄,要想讓一個人改變根深蒂固的觀念,不是用嘴說說就行的。

除非真的有日本人韓國人來挑釁,或者有什麽地方已經有了先例,證明這個比賽是好的,能拉動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不然說什麽都白搭。

安夏通過自己的途徑調查了一圈,發現很好,都是一些匿名舉報信,寫著「一個心急如焚的母親」「一個憤怒的家長」等等……沒一個真名。

說是一百多封信,從郵戳上看,有十幾個城市,還有一些城市是縣級市,報名比賽的選手都沒有從這個地方來的,從消費記錄上看,這幾個縣級市甚至都沒有過登陸的記錄。

從電信部門來看,甚至沒有互聯網接入的記錄……也不知道這個縣的憤怒家長是哪裏來的。

有幾封寄出地址一樣的信,甚至連書寫筆跡都一模一樣,顯然出於同一人之手。

安夏的線人說:“雖然這些都是普通人,但是一百多份,還是要注意一下影響的。”

現在安夏心裏有數了,她在系統裏調出她的各位競爭對手們,再用他們分公司的網點進行篩選。最後,真有一家公司完美符合所有的地址。

他們一直想進軍遊戲產業,他們的老板甚至還向安夏請教過關於遊戲運營、發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