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為了騙外國人,拍了一……(第2/7頁)

此後,數值天氣預報的水平就跟計算機的發展水平……特指超級計算機的發展水平,高度相關。

“衛星也好、天氣雷達也好、就連小學生都會用的百葉箱、雨量器,這些只是數據,是基礎資料。然後,我們要根據這些數據分析,再做出最終的判斷。”

中間確實有不少需要分析的東西,光看見雲團不能說明什麽,地型、空氣裏的含塵量、還有什麽副熱帶高壓、低壓等等亂七八糟的數據湊成一堆。

安夏腦中一轉:“這事有點眼熟……這不是人工智能整天在幹的事嘛……或許人工智能可以幫幫忙?”

劉傑同志很有自知之明:“人工智能確實可以處理海量數據,但是……首先,得有精度很高的數據,輸入有錯,輸出就必然有錯。”

安夏問道:“中國的超級計算機,還不足以拿到更精確的數據嗎?”

王博士搖搖頭:“你說前年出的銀河二啊?它配叫超級計算機嗎?一秒才10億次夠幹什麽的?1991年美國的CM-200就是每秒90億次了,現在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是英特爾出的,每秒3280億次!三百二十八倍的差距啊!中國搞技術的這些人,根本就不行……”

話剛出口,他忽然想起身邊坐著的安夏和劉傑也是「中國搞技術的這些人」,自覺失言,忙打圓場:

“其實,中國不是沒有聰明人,依我看,不是智力的問題,完全是體制的問題。要是你們公司參與研發的話,肯定很快就能做出來。”

“哪有你說得這麽厲害,超級計算機的技術難度很高的,像我們這種民營企業哪能做得出來。”安夏打著哈哈。

她也不是假謙虛,像神威ꔷ太湖之光是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制的,天河二號是國防科技大研制的,這種是「國之重器」,普通企業根本沒法參合。

安夏又問:“那要等到我們國家的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達標,天氣預報才能準嗎?”

“不一定,要是能把克雷公司的計算機買回來也行。”

安夏這才知道,原來氣象部門早在1985年就在為天氣預報報不準而煩惱,他們為此做了積極的努力——向克雷公司購買超級計算機。

但是!

那玩意兒屬於巴黎統籌委員會對華管控銷售的商品,就這還得慶幸當時老大哥還在,以及中國跟老大哥已經翻臉。所以,才只是「管控」,而不是「禁運」。

克雷公司反復要求中國氣象部門證明,買超級計算機只是為了測算天氣數據,而不是用於軍事用途。

氣象部門說了,他們又不信。

整個采購劇情就像瓊瑤的言情劇。

克雷公司:“你到底買超級計算機是為什麽,你說啊!你說啊!”

氣象部門:“你聽我解釋,真的是為了算氣象數據。”

克雷公司:“我不聽,我不聽!”

氣象部門:“你要相信我。”

克雷公司:“你要證明給我看。”

氣象部門:“不是就是不是,我要怎麽證明呢?”

克雷公司:“我不管,我不管!”

又不說不賣,又拉拉扯扯的拖著。

就是買一台超級計算機的事,硬是從1985年,活生生地拖到了1994年。

十年啊!

打進盧溝橋的日本鬼子都投降了,花錢買東西這事居然還辦不成。

安夏心中不由得冷笑:要求別的國家開放市場的時候,就說自由貿易。到自己頭上就哼哼唧唧。

到底是有武力就了不起啊,黑船炮一響,誰還敢不自由貿易呢。

不知道陸雪這次去芬蘭到底是買什麽,會不會也像買超算一樣這麽麻煩,十年都買不回來。

希望芬蘭人給他點面子,趕緊收錢交貨,讓這不幸的孩子早點回家吧,他已經第三次向安夏抱怨聞到方便面的味道想吐了。

安夏又問起氣象局對今年兩廣一帶的氣候怎麽看,有沒有可能暴雨成災。

王博士沒多想,以為安夏只是由己及人,自家嘩啦啦的下雨,就代入了全國的天氣。

他笑著回答:“三天的都難說,何況是整個夏天。”

安夏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鑒於洪災可能造成的一系列影響,哪怕是出於避免公司運營受影響的考慮,能盡量降低洪災帶來的損失也是有必要的。

問題來了,做為一個穿越者,要怎麽樣才能提醒別人會有災難發生?

在什麽前兆都沒有發生的情況下,直接告訴別人一定會有洪災,好一些的情況是被嘲笑杞人憂天,壞一點的情況是被帶走,簽訓誡書,保證再也不亂說話。

再說……要是有人站在安夏面前說她今日必有XX之災,她也只會想報警,把這個神棍帶走。

如果想要做一個比較刺激的娛樂內容,激起人們的防禦心,也不能做成《□□》,以反派視角展開。盡管它確實挺刺激,但是做得越好,越嚇人,就會越快被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