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3頁)

只是這種風氣盛行多年,單韓徹一人出力還不行,因此他之前才會親自護送陳氏女回平洲。

刺史跟刺史是不同的。

平洲的繁榮富饒,便也使得衛刺史的官職為從三品,比韓徹整整高了兩個品階。最關鍵的是,衛刺史能任職朝廷目前管轄範圍內西北區域最富庶的府城,不論是背景還是受朝廷的重視,都遠非韓徹這個被打壓過來的所能比的。

韓徹計劃的第一步,便是聯合衛刺史一起,去幫兩地百姓盡快把已經抵押出去的子女贖回來。

贖人便意味著要花錢,能把子女拿去做抵押的家庭,多數也是貧困到不行的。

對於實在拿不出銀錢贖人的百姓,韓徹便讓衙門先借錢給百姓拿去贖人,百姓再來給衙門做工抵債。

平洲富庶,當地百姓抵押子女的情況也不如其他地方那般嚴重,贖人這點銀錢對衛刺史來說,自然便不是什麽難事。再者,此事若真能辦成,上報朝廷,朝廷定然還會給予嘉賞。

但柏州府庫遠不如平洲充實,當地百姓抵押子女的情況又是最嚴重的。

馮長史便一臉猶豫的提醒道:“此事恐需耗費銀錢甚多。”

“卻是需要不少銀錢。”韓徹點點頭,又說道:“不過此事有平洲陳老大人資助一筆銀錢,剩下的府庫再出。”

原來前幾日韓徹護送陳氏女歸家,又幫忙揪出府內惡仆,陳家人心生感激,便給韓徹置備了不少謝禮。

韓徹當然沒要這些謝禮,只與陳家人言道此事乃他分內之事。

之後二人因討論案件,再談及當地這股惡劣風氣時,陳家人得知韓徹的計劃後,便言道他家願意資助一筆銀錢。

“陳老大人高義也!”馮長史一聽,忙稱贊起來。

韓徹也感嘆:“幸能得陳老大人相助。”

之前剛做這計劃時,韓徹是做好準備動用那批白糖的。若白糖真要是動了,來年的棉花種植計劃必然會被耽誤。

但贖人的事更是宜早不宜遲。

很快韓徹這邊就從府城下發命令給到轄下的三個縣,命當地縣令以最快的速度去辦理這事。

這消息一出來,很快便也在柏州引起軒然大波。

對於大多數做父母的來說,若非實在生活不下去,誰又舍得把自己的子女抵押出去。一聽說官府願意借錢給他們去贖回孩子,好些人更是嚎哭起來。

然這消息對於放貸人來說,卻絕非什麽好事。

他們把錢借出去,圖謀的不就是這些人口奴隸。若是正兒八經去買,想只以借出去的那點銀錢,是絕對不可能買得到這些孩子的。

所以官府這麽做,就等同於在斬斷他們的財路。

可對於百姓拿著銀錢過來贖人,既符合之前所簽訂的契約,背後又有官府做靠山,使得這些放貸人又不能不放人,更不敢不放人。

“此事該如何是好?”柏州城內最為豪華的一處府宅內,有一身材壯碩的青年漢子,便一臉著急的與一老者說道。

這一家姓閆,乃是柏州勢力最大的放貸人。

老者是閆家現在的家主,這青年漢子則是他的一個侄子。家中排行第四,外人喚他一聲閆四爺。

“你怎的這般沉不住氣。”閆家主嚴肅的責備道。

“二叔!人都要全被贖走了,我怎能不急。”閆四郎焦急道。

對百姓來說,借官府的銀錢是不需要利息的。官府還允許他們做工抵債,聽聞這次工錢給的還很高。

於是這短短不到半月的時間裏,單只是閆家手裏便被贖走了一百多名孩童。

若繼續讓官府這麽操作下去,他們這門生意只怕以後都要做不成了!

“便是全被贖走了又如何?”閆家主面色仍舊平靜,語氣也不急不慢:“官府便是能幫著贖人一次,兩次……難不成還能永遠幫忙贖下去?”

閆四郎被點播,馬上便也反應過來。

朝廷並非第一次針對這種情況,采取制止措施。但為何一直不能成功?說白了,還是因為柏州這地方環境惡劣,幫得了一次,幫不了永遠。

“不過官府讓他們做工抵債,你可知曉做的是何種工?”閆家主這時又問道。

“還不清楚,只知曉衙門讓每家出一人,隨他們去往府城統一做工。”閆四郎這時神色輕松的回答。

“這事你合該去用心打探清楚的。”閆家主皺眉,很是不悅道。

“是,二叔,我這便去讓人打探。”閆四郎嘴上應承下來,心中卻並不怎麽當回事。

在他看來,這寒冬臘月的天,官府讓這些百姓做工抵債,還能是什麽做工?不外乎便是一些修路,修墻等重體力活。

注1:出自【史照·釋文】:木棉,,江南多有之,以春二三月下種,旣生,一月三薅,至秋生黃花結實,及熟時,其皮四裂,其中綻出如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