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2/2頁)

李澤這會便低頭明明是在看著還在哄孩子的三娘,腦海裏卻浮現了小時候與自家兄長相處過的一些情景。

第二天,李澤一大早便去了太子府上。

當初,皇帝在正式登基後,沒過多久就將嫡長子冊立為了太子。

比起老皇帝在位期間的有意操縱,皇帝和皇後因為感情不錯,一路走來也是相互扶持,使得李澤過去其實跟兄長的感情是很好的。

只是後來,人長大了,身份位置也隨之大大的改變,身邊來來往往的有心人也多了,然後就漸漸的有了看不見的一道隔閡。

所以,片刻之後,當作為兄長的李彥聽著李澤對他做著小時候才有的一番告狀,既氣惱那些給李澤添堵,對他政務實施羈絆和阻撓的那些官員,但心裏不知為何還生出了一絲因懷念而起的滿足……

而後沒過多久,這事也被宮中的皇帝和皇後知曉。

接著,李澤便發現,原來困惱他的一些事務,頓時就變得通暢了許多……

然而李澤這邊的事情是順利了,韓徹這邊卻開始面臨起麻煩來了。

自打上次三娘回家跟韓徹提過有一些朝官在對皇帝諫言,請求撤銷轉運使一職後,沒等幾天,韓徹這邊就也收到了確切的消息。

從皇帝並沒有答應的態度來看,現階段他還是想要用韓徹這個人的。

但顯然,其他的勢力這次卻並不甘心只得到了這麽一個結果。

皇帝會對韓徹如此的維護和重用,本質還是韓徹能給朝廷掙錢,而且是很多很多的錢。同樣,其他勢力這次會對韓徹出手,奔著的其實也是被韓徹掌握著的財政稅收。

而且在軍需這塊,也一樣受到韓徹很大的影響和依靠。

另外,除開政治方面的這些原因,也還存在著自身的利益。

眼下朝廷在吏治上的問題,使得整個國家的各項重要經濟活動,往往都存在著一些資本雄厚的商行在其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就拿最開始的鹽政改革一事來說,當時韓徹沒受到太大的阻力就得以實施,都是先借助松州救災一事,有了實際的實驗成果,證明了鹽業一經改革後就能給朝廷帶來極大的財政收入。

在整個實施中,因為消息的嚴守保密,兼之韓徹早前在官場上善顧及對方利益的圓滑處世等等,可謂是也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再適逢當時還正處於國庫缺錢已經嚴重到極度匱乏的境況,被沒錢所深深困惱的皇帝,還有一整個戶部時刻都在迫切的渴望財政問題能得以解決,這才給了韓徹能上台行動的機會。

所以說,眼下鹽業和茶業給朝廷帶來的財政收入越高,對於一些世家大族來說,便越是想要將韓徹撤下,安排自己的人來取代。

既然明著跟皇帝請求撤銷不行,那就只能采取其他的手段了。

官場上的政治爭鬥,往往都是無所不用其極。

也就在年後沒過多久,有關於韓徹利用茶引大肆斂財的流言,突然間就在京城各坊間火速傳開了。

這流言裏面甚至還有韓徹如何斂財一些細節,比如說韓徹因在柏州任職刺史期間,與那王家商行實施官商勾結。

之後,韓徹被調回京城,雙方也一直是保持著密切的往來。並且還在前不久的邊引放開一定份額的實施中,韓徹收取其賄賂,給予王家商行遠超於其他商行甚多的邊引份額。

這事當初韓徹在實施前,其實是有跟皇帝做過文書報備,傳出這流言的幕後人,也不可能不知曉。

但那又怎樣?

縱使皇帝相信韓徹,也即便韓徹在這件事裏清清白白,可流言只要一經傳播出去後,這廣大的悠悠之口就已是無從堵塞了。

於是,就在這一日的朝堂上,有言官以這份流言為由,站出來義正言辭的狠狠參奏了韓徹一本。

“臣懇請陛下徹查此事,以振朝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