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始突破!混沌聖體的極限,十三種天地本源之力!(第4/5頁)

每一種天地本源之力都非常恐怖。

一般武聖,能夠承受一種天地本源之力,便已經非常不錯,欣喜若狂,有資格晉升地聖了。

可是,陸長生呢?

一種天地本源之力,肯定無法滿足他。

甚至,幾種天地本源之力,也同樣無法滿足他。

陸長生需要大量天地本源之力。

如果是其他武聖,或許還真沒有辦法。

能感悟一種規則,窺見一種天地本源之力,便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至於幾種天地本源之力,甚至十幾種天地本源之力,那是連想都不會去想。

有誰能甘願默默忍受數百年時間,僅僅只為了多感悟一種規則?

有那個時間,早就晉升地聖了。

但陸長生與其他武聖完全不一樣。

最根本的區別,就是悟性。

當他的悟性達到了“天生聖人”後,幾乎可以窺見天地之間的規則,窺見天地本源。

要引動天地本源之力,簡直再容易不過了。

予取予求!

第九種、第十種……

終於,陸長生的混沌聖體內,已然充斥著十種天地本源之力了。

這也是之前陸長生預計,他的混沌聖體的極限。

可是,那僅僅只是預估。

事實證明,陸長生小覷了自己的混沌聖體。

當然引入了十種天地本源之力後,卻依舊感覺混沌聖體還沒有達到極限。

也就是說,他還可以再繼續引入天地本源之力。

晉升地聖,引入的天地本源之力自然是越多越好。

想到這裏,陸長生也就不再猶豫。

“轟”。

終於,陸長生再一次引入了天地本源之力。

十一種、十二種、十三種……

終於,陸長生飲下了十三種天地本源之力,他的混沌聖體也終於達到了極限。

陸長生不再繼續引下天地本源之力了。

而是開始全力讓混沌聖體在十三種天地本源之力的作用下,迅速蛻變。

天地本源之力,乃是一座世界的本源。

乃是天地的根本。

一旦有人獲取了天地本源,那就是功參造化。

一舉一動,都是天崩地裂。

就如同那些神祇一樣。

神祇體系,不是指虛神,而是指先天神祇。

它們是規則的化身。

它們一舉一動,其實就是動用的天地之力。

一旦武者的聖體利用天地本源改造、蛻變了,那麽也會和神祇一樣,一舉一動都伴隨著天地之力,非常恐怖。

不過,這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先天神祇是只能依靠天地之力。

但武者不一樣。

武者晉升地聖,本身經過天地本源的改造,讓聖體蛻變。

聖體本身就擁有驚天動地的力量。

至於聖體附帶的天地之力,那僅僅只是附帶罷了。

陸長生徹底明白,為什麽神域當中的封印,不允許地聖進入了。

地聖與神王,理論上境界相當。

可實際上呢?

地聖聖體力量本身就非常恐怖,連天地之力都是附帶。

一尊地聖與一尊神王大戰。

毫無疑問,神王可能會被秒殺!

一尊地聖,可以同時對付許多尊神王。

真要讓地聖進入神域,那神域當中的神王必定會被大肆屠殺,那時候神主不得發瘋?

哪怕神王過段時間又會重新“誕生”。

可是,神祇體系必定不會眼睜睜的等死。

神主都會親自動手。

到時候,又回到了與神祇大戰的老路。

根本沒有必要這樣做。

無需刺激神祇。

所以,地聖不允許進入神域。

陸長生想通了一切。

他現在更加期待聖體的蛻變了。

因為,一旦蛻變,他的聖體一舉一動也會附帶天地之力。

可是,他附帶的天地之力有多少呢?

十三種!

恐怕無需動用聖體的力量。

僅僅只是附帶的十三種天地之力,就足以抗衡甚至擊敗其他地聖了。

這就是區別。

這就是差距。

基礎越牢固,那麽晉升之後,境界越高,武道之路就越是順暢。

而且,一步快,步步快。

沒有以前打下的牢固基礎,陸長生又怎麽能承受十三種天地本源之力?

不能承受十三種天地本源之力,又如何讓聖體肚帶十三種天地之力?

陸長生的聖體正在蛻變過程中。

原本還有洞府密室的法陣遮掩。

可是,隨著聖體一點一點開始蛻變。

洞府當中的法陣也支撐不住了。

如果僅僅只有一兩種天地之力,或許還能支撐住。

可是,陸長生體內可是整整十三種天地本源啊。

聖體附帶的天地之力也有恐怖的十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