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往無前,進擊的“KO”!(第4/6頁)

央視,張指導滿頭大汗道:“回到了主場的湖人真的惹不起……尼克斯和姚明今晚有大麻煩了。”

暫停過後,尼克斯球權。

姚明和鄧肯打成了一次精妙的內傳內配合,算是暫時為尼克斯穩住了軍心。

可回過來,注意到尼克斯一盯四聯有破綻的科比,卻是在側翼再度刺穿了史密斯的防線。

在胯下連續運球的過程中突然發動“山姆高德”後,科比在一步過掉史密斯的同時也搶在鄧肯和姚明的協防到來前,飛身將籃球送入了尼克斯的籃圈。

“山姆高德”。

一項以其動作創造者山姆高德-高德命名的運球技巧。

今晚,受科比的邀請,山姆高德本人也來到了現場。

作為當年曾指點過科比運球技巧的一代運球宗師以及CBA浙江隊著名的“城市英雄”,場邊,當山姆高德注意到科比使用“山姆高德”來完成突破時,其不由地便回想起了當年他在受喬-布萊恩特囑托,第一次和科比一起訓練時的畫面。

是的。

科比並非是在進入NBA後才開始刻苦。

而是早在他的高中生涯,便每天會和淩晨四點的費城太陽作伴。

長年累月的技術打磨,才是科比總能在場上打出那些令人贊不絕口的神仙球的關鍵。

要知道,在NBA,不是每位高中生球員,都只會靠身體打球的。

事實上,四大分衛裏的兩位高中生球員,在進入NBA時,都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技術完成度。

並且,比科比和麥迪更早進入聯盟的加內特,也從沒懈怠過自己的基本功訓練。

所以,未來還真不是球迷們喜歡厚古薄今。

而是王爍記憶裏,未來那些身體素質越來越好的超級球星……

還真就沒有幾個能像前輩們那樣,沉下來去打磨技巧。

反倒是像東契奇那種,在NBA就按NBA的規則,在FIBA就按FIBA的規則打球,能同時切換兩種形態,以技術天賦冠絕聯盟的外線球員成為了異類。

場上,輪到尼克斯進攻。

眼裏只能看見姚明的張指導一臉著急地說道:“尼克斯得趕緊想辦法把球傳到姚明手上,他們不能再耽誤進攻時間了。”

然而,這次進攻,尼克斯並沒有按張指導所想的畫面展開進攻。

高位,在與朗多做了手遞手配合後,鄧肯快速順下,並接朗多傳球,在籃下強行頂著華萊士打進。

在這個區域……華萊士拿鄧肯這位大基本功也沒招。

原因無他。

主要是“小將”鄧肯實在太穩了。

接著,輪到湖人的進攻回合。

看著再次於側翼準備單打史密斯的科比,張指導眉頭緊鎖道:“尼克斯真不能讓科比一直這麽打。

雖然科比的進攻不合理,但他能進啊!”

針對G4戰外線手感不佳的情況,科比這場也對他的進攻結構進行了優化。

只要庫裏和埃利斯能夠拉開空間,他就以突破為主。

歷史上,科比在季後賽裏與史密斯有過10次交手記錄,能以48.9%的命中率場均轟下33.8分。

在科比自己想通了他在面對史密斯的最大優勢後,就算他得在防守端付出一定的代價去鎮壓史密斯的進攻,史密斯也拿他沒有一點辦法。

因為大腦只能單線程運轉的史密斯……

在“詭計多端”的科比面前,明顯過於年輕。

外圍,在做了一個拜佛後,科比便成功晃起了史密斯。

緊接著,科比突分找到埋伏在底角的庫裏。

由後者開火再中。

這時,布朗想不換上阿裏紮都不可能。

因為照科比這麽打下去……

紐約雙王的硬解效率再高,他倆也只能坐看外線隊友被科比打爆。

湖人替補席上,邁克-馬龍一臉好奇地看著王爍問道:“尼克斯是不是可以讓威爾森增加一些持球進攻,來緩解姚和蒂姆的得分壓力?”

王爍面帶微笑地反問道:“理論上可行,但邁克舍得讓姚在場上去做一名撤空型內線嗎?”

由於從G2戰開始,湖人的防守策略就以聯防為主。

因此想要獲得突擊空間,尼克斯就必須做到外線投開,或者讓姚明拉到外線去撤空。

邁克-布朗當年跟著王爍沒少學進攻套路。

但在輪到他自己來做決策時,他的CPU運轉速度顯然跟不上王爍。

其實,在這輪總決賽裏,紐約雙王的威力在王爍看來並沒有被布朗給用到極致。

因為在姚明可以拉到外線的情況下,無論是鄧肯還是其他尼克斯球員,都會因此而受益。

簡單來說就是……

相比起敢讓科比當工具人的王爍。

布朗太過在意姚明在場上打得舒服與否了。

斯台普斯中心,首節比賽,倆隊的單節比分為25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