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破產法案(第2/5頁)

而對於君主而言,在這種極度惡劣的情況下,還能保持一個州府的穩定,同時減輕朝廷的負擔,這無疑保障了君主的權益,如果一個州府發生民變或者兵變,君主和百姓都將是最大的受害者。”

“你休在此妖言惑眾!”

“你這逆臣賊子,說不定就是遼國派來的細作,意圖毀我大宋百年基業”

他們已經不講道理了,罵就對了,而且罵得非常難聽,什麽臟水都潑。

皇帝也無動於衷,還端起茶杯來,呷了一口。

遼國請得起我張大珥筆?瞧不起誰呢。張斐卻是微笑地點點頭道:“我完全理解,各位為何要罵我,為何要質疑這個觀點,但稍後我會對此解釋的,還望各位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

我們是罵得沒力了,有本事你等等看,我們讓你一個字都說不出。

每個人都是氣鼓鼓地看著他。

要知道這裏全都是官員,可沒有一個圍觀的百姓,張斐其實是身處敵營,基本盤完全隔離在外。

但張斐卻是泰然處之,從容淡定地說道:“不管怎麽樣,可見在這極度惡劣的狀況下,法制之法仍可以保障了君主、國家、百姓的基本權益。那麽誰是其中的受害者,顯然,就是在坐的各位,也就是官員,所以大家罵我,那都是應該的,但這不就是儒家思想最佳解決方案嗎?”

就連司馬光都納悶道:“這怎麽就是儒家思想的最佳解決方案?”

給張斐這麽一番忽悠,光都覺得自己的聖賢書讀到狗肚子裏面去了。

張斐笑道:“因為儒家思想的仁政,就是要規勸君主,善待百姓,輕徭薄賦,但其中就沒有一句話,說是要優先保障官員的權益,法制之法這麽執行,何錯之有?”

“……!”

大家都傻眼了,原來在儒家思想中,我們才是魚肉嗎?你特麽忽悠誰呢。

可仔細一想,儒家思想的仁政中,還真就沒有這種話。

但文彥博他們都知道,張斐只是玩了個巧,既然大臣又管謀劃,又管執行,他們的權益還用寫明嗎?

大臣總不能自己砍自己。

這時,蘇軾突然道:“法制之法是要保障每個人的正當權益,難道官員就不是人?”

大家是齊齊點頭。

可算是找到一個突破口。

方才他們差點憋出內傷來。

張斐笑道:“法制之法當然是要保障官員的正當權益,如果官府拖欠官員俸祿,官員也可以來告,但是朝廷要裁掉官員,這是朝廷的正當權力。

這就好比,公檢法可以幫一個酒保討回酬勞來,但不可能強迫店主雇傭他一生。

而且,如果真到我說得那一步,也就是債務重組,那也全都是官員們咎由自取,怨不得人。”

此話一出,官員們不禁面色猙獰,我們咎由自取?你好意思說這話,你這做法就是放我們得血,去補貼君主和百姓。

文彥博不禁沉眉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道:“都已經到這種地步,要是再欠下去,或者再增下去,那不是兵變,就是民變,這還不足以說明這是官員的無能嗎?”

一個官員躲在後面喊道:“你小子懂什麽,許多事情,是上面吩咐的,地方官員們也很無奈啊。”

這就是在暗指皇帝,是皇帝要錢啊!

其余人瞄了眼趙頊,見他沒有看過來,然後趕緊點點頭。

就是這麽回事。

張斐道:“這一句話,我在河中府聽了很多遍,我給他們的建議就是,如實跟皇帝說,我做不到,另外換個人來。我就不相信,你都這麽說了,朝廷還會強迫你去完成。

我聽說京東東路一些知縣就表示無法完成青苗法,朝廷立刻將他們撤了,可你做不到,又要賴著不走,還能怪朝廷?

此外,皇帝和朝廷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朝廷稅入必將也會因此減少,而且債務重組,不是說完全廢棄官府,這裏面朝廷還是得撥錢,維護官府最為基本的運轉。

這是誰都不想遇見的,但在那種極度惡劣的情況下,如果不那麽做,國家就會一直腐朽下去,直到滅亡。這麽做的話,只是一時之疼,但可以減輕負擔,輕裝上陣,同時國家最基本的安定是不會被破壞的,只是說官家可能也無法盡情的去修宮殿。

但法制之法保障的可不是那華麗的宮殿,而是君主、國家、百姓的最根本的權益。”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趙頊。

他這一句話可是有限制皇權之意,你不殺了他嗎?

但趙頊還是面無表情,似在思索什麽。

其實張斐早就跟他提過那“權力的籠子”,你放一點點進去,他們就是要加倍放進去,皇權反而更加大。

就利益而言,如果我少修一個宮殿,能夠裁官,那可真是不要太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