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逆之則亡(第2/4頁)

這很尷尬。

張斐笑道:“你們真是想多了,就是不滿意又怎麽樣,我們檢察院又不是為求討上面歡心的,只不過此案一直是人家禦史台在調查,也是禦史台最先揭露的,關鍵此案交給禦史台,也更為合適,這沒有什麽啊。

如今我們要留足精力去為秋稅準備,這才是關鍵,這也是朝廷最為看重的,發運使能夠賺多少錢?能稅務司比嗎?”

“這倒也是。”

齊濟、王鞏同時點點頭。

如今稅務司那真是皇帝眼中香餑餑,只要檢察院與稅務司配合好,那就永遠不會失寵的。

“若無其它事,我就先走了,我如今還得回去帶孩子。”

“哈哈,差點都忘記,張檢控已為人父。”

“告辭。”

“慢走。”

在他們面前,張斐還是得表現出,不以為意的樣子,同時也要穩定軍心,保持大家對於公檢法的信心。

此時,天氣已經轉涼,正好許遵也沒有約好友喝酒,翁婿二人一塊乘坐馬車回去。

馬車內。

張斐問道:“嶽父大人,現在朝中是什麽情況?”

今日許遵,還特地去朝中,打探了一下消息。

許遵道:“那些人都還未有進入京畿地,禦史台就已經派人過去接管,連皇家警察都未有調用,可見他們絕不會將此案交給檢察院。而且……!”

他皺了皺眉頭,“薛向這回可能真的非常危險,這告狀的人都還未到,江南官員彈劾薛向奏章已經送到京城,可見他們是早有計劃,這回是一定要借此案,扳倒薛向。”

張斐不禁納悶道:“這薛向到底做了什麽事,令他們這般記恨,根據我所知,薛向的政績一直以來都非常亮眼,莫不是因為嫉妒?”

“當然不是。”

許遵搖搖頭,道:“主要是因為薛向此人精於算計,又擅於投機取巧,以利為先,而在道德層面上,又有汙點。”

張斐忙問道:“什麽汙點?”

許遵道:“曾經有一回,薛向外出公差,在一家旅店中,因與百姓爭奪房屋,結果那百姓因受到驚嚇,當夜就死了,也因此事,他被朝中許多大臣認為是急進希功,貪狡刻薄之小人。

之後,無論是調他去西北管理馬政,還是讓他出任發運使,都受到不少人的彈劾,由於官家和王介甫非常信任薛向,這其中不少禦史因為彈劾他,而被官家貶黜京城,這恩怨是越來越大。

此外,他祖父薛顏乃是當年宰相丁謂一手提拔上來的,正好丁謂在朝中名聲也不大好。

故此在很多大臣看來,如果讓薛向這種官員得到晉升,那朝中將會充斥大量的小人,對於薛向的彈劾是從未斷過。”

“原來這裏面這麽復雜。”

張斐稍稍點頭,又問道:“不知官家又是什麽態度?”

許遵撫須道:“你也說了,此案交給禦史台更合情合理,既然沒有人建議讓公檢法來審理此案,官家也只能將此案交由禦史台。”

張斐點點頭,道:“嶽父大人認為文公他們能夠成功嗎?”

“這老夫不大清楚。”

許遵搖搖頭,又是嘆道:“但以過往事例來看,薛向遲早還是會被他們扳倒的,因為他們永遠不會停止對薛向的攻擊。

這其實也給你提個醒,朝中許多問題,不能僅以成敗政績來論,若是手段令人不恥,就是即便成功,也將會給你帶來無盡的困擾。

好在公檢法是采取公開的審理,而你在推崇法制之法時,也只是打壓法家,未有貶低儒家,這也是使得你避免了遭遇薛向的困境。”

張斐點點頭:“嶽父大人的教誨,小婿一定銘記於心。”

其實許遵說得就是一個主流價值觀的問題,因為目前朝中還是以儒家價值觀為主,並且是非常強大的,不容置疑,尤其是在保守派內部,那更是如此。

富弼、文彥博、司馬光、趙抃他們都是堅定支持儒家價值觀。

而薛向的行事作風,並沒有遵從儒家價值觀,看上去要更偏向於桑弘羊之輩,就是更強調利益為先,不在乎那些大道理,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雖然張斐很多時候也在追求利益,但他的一些商業原則,核心內容是誠信,還是符合儒家的價值觀,富弼他們也都認同。

但薛向就不一樣,那他必然會受到排斥,而且不可能停止的。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遵從儒家價值觀的官員得到上位,那肯定就會破壞儒家價值觀,這將會傷害很多官員的利益。

這就是為什麽,其實在政治上,偽君子往往要比真小人更受歡迎,當只有二者可選的時候,一定是選偽君子,除非你是想推翻這個主流價值觀。

什麽是偽君子,就是他表面上還是支持主流價值觀的,那麽對於主流價值觀破壞性就不會很大,而真小人就是表裏如一,不會裝成自己相信,那破壞性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