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4/5頁)

而如今朝廷一直都是處於均勢,王安石始終受制於公檢法,皇帝稍微放心一點,就一直沒有撤。

但年年都有人要求撤銷制置二府條例司。

因為自從設了這制置二府條例司,政事堂都快長蜘蛛網,存在感極低,再這麽下去,可能就會取而代之。

如今皇帝也是各砍一截,就還是繼續保持均勢,砍去的部分,就是皇帝要接收的部分。

王安石當然也就無話可說。

鄧綰問道:“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

大家都習慣了這制置二府條例司,少了它,大家都有一些不會了。

王安石沉吟少許,道:“目前來看,官家也不大可能,立刻就回到三省六部制,肯定還是一步步來。而目前我所知,司法改革會放於刑部,而太府寺、司農寺將會放入戶部,照著趨勢的話,官家應該是打算先將改革成果,全部放入六部中,三省不知會不會動,但往後肯定是通過六部繼續改革。”

鄧綰道:“也就是說,各分三部?”

王安石點點頭道:“多半是的。這戶部、工部我們是勢在必得……。”

鄧綰忙道:“相公,工部只是其次,吏部才是必爭。”

王安石呵呵道:“我倒也想,但你認為,這可能嗎?如果戶部和吏部都在我們手裏,對方能答應嗎?”

都想要,哪有這麽好的事。

“這倒也是。”

鄧綰訕訕點了下頭,又道:“但是王相公,既然司馬相公不再主持公檢法,這我們也可以去爭一爭,如今公檢法可都是司馬光相公他們的人,我們在裏面,就一個張三,還不好控制。”

王安石問道:“目前熟知公檢法的人不多,不大可能會進行輪換。”

鄧綰道:“但是據傳審刑院、大理寺都會改為皇庭,可能不止一個大庭長。”

“這倒是有可能。”王安石點點頭,“若真是如此的話,目前我們就只有一個人選。”

鄧綰道:“曾相公。”

王安石點點頭。

……

政事堂。

富弼、文彥博、呂公著坐在裏面,一邊查閱公文,一邊聊著。

“唉……。”

呂公著放手中的公文來,嘆了口氣,“頭回輪換,讓人如此無所適從啊。”

文彥博、富弼默契地相視一眼,笑著搖搖頭。

事到如今,他們心裏都明白,皇帝就是要親自主政,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麽情況。

文彥博道:“但是看情況,官家應該是打算將改革變法的成果,全部放入六部,如此一來,三省六部的職權很快就會恢復。”

改革就是權力,皇帝將改革權,植入六部,他們能不去搶嗎?那今後深化改革,就都得通過六部。

這手段,不服不行。

呂公著又問道:“不知六部會怎麽安排?”

文彥博道:“戶部定是交予王介甫的人,依我之見,要麽就是那呂惠卿,要麽就是曾鞏,我們只能盡量拿下吏部。”

說著,他看向呂公著,“晦叔,你是最合適的人選啊。”

如果要勢在必得,就必須推薦一個足以服眾的人選。

呂公著趕忙道:“這……這到時再說吧,如今什麽都不知道。”

文彥博撫須笑了笑。

呂公著又問道:“政事堂又會是怎麽安排?”

文彥博道:“三年前,王介甫本就要升平章事,是他自己拒絕,並且舉薦了曾公亮,這回肯定是王介甫擔任平章事,那麽另一個,定是君實。”

呂公著道:“但是我聽君實說,他肯定不會出任平章事的。”

文彥博驚詫道:“為何?”

呂公著道:“因為他認為自己既然沒有什麽功績,能力也不足以勝任,他只想待在刑部,繼續完成司法改革。”

富弼呵呵道:“這倒是像君實作風啊!”

王安石經常諷刺司馬光優柔寡斷,其實司馬光自己也認,最初皇帝找到他,詢問改革方案,他提出完整的方案,但又拒絕擔此重任,可見他一直都認為自己不足以勝任宰相,魄力不夠。

原因就在於,他天天以史為鏡,所以他自己制定得政策,他自己就看出會有什麽弊端,直接就陷入死循環。

為什麽他在司法改革,又比較順利,就是因為這玩意是新得,沒法以史為鏡。

導致在很多案件上,他都是後知後覺,然後跑到找張斐發飆。

此時此刻,司馬光根本就無暇顧忌,什麽三省六部,其實他是反對的,但一看趙頊的動作,就知道反對也沒用,關鍵他也拿不出一個非常有力的理由去反對,所以他全身心在計劃著構建完全獨立的公檢法。

先將自己的事務處理好。

皇宮。

“張三,最近司馬學士可有找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