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滅蝗蝻(第4/5頁)

這時從翼城縣趕來報信的衙役已經被門子領進了二堂,韓慕之立刻在座上追問道:“你們縣是幾時發現的蝗蝻?可有派人撲滅?”

翌日一早,張貼在縣衙門口的滅蝗布告,果然在臨汾城內引發軒然大波。從古到今,當地的百姓都是把蝗蟲當做神來祭拜,平日在田間看見,連碰都不敢碰,何況捕殺?

“知道了知道了,你還真當我是沒見識的?農田我又不是沒見過。”齊夢麟色厲內荏地反駁了一句,仍然不覺得問題能有多嚴重。

鄉民們的抵觸情緒全在陳梅卿的意料之中,於是他無奈地看著韓慕之,剛要攤開手發表一番老生常談的言論,這時卻意外地接到了來自平陽衛的消息。

“您以為是什麽,當然是蝗蟲啊!”陳梅卿相當看不起這個五谷不分的紈絝子弟,一臉鄙夷地教訓他,“齊大人以為咱們吃的糧食是從哪裏來的?難道是米袋子裏自己冒出來的?蝗蟲過境,寸草不留、赤地千裏啊齊大人!”

“平陽衛打算出兵協助滅蝗?”陳梅卿眼珠子瞪得都要從眼眶裏掉出來,捂著臉驚恐萬狀地喊,“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這比蝗災還可怕呀!”

只有齊夢麟整個人還不在狀態,莫名其妙地望著堂中二人問道:“什麽東西把你們急成這樣?”

“都什麽時候了還在耍嘴皮子,”韓慕之不假思索地打斷他,不去細想其中奧妙,只為眼前豁然開朗的局面而欣喜,“事不宜遲,現在就開始組織人手滅蝗吧!”

這時一旁的陳梅卿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驚慌失措地撫著腦門哀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老話說旱極生蝗,果然沒錯。”

這一次平陽衛出兵五千六百人,有這批士兵強制介入,百姓們才不敢再說閑話。一時之間,滅蝗的力量陡然大增,組織秩序也嚴密了許多。

韓慕之聞言一驚,臉色頓時就變了:“你快去請那個衙役過來,我有話要問他!”

臨汾縣需要保護的農田一共有民田六千一百余頃,加上軍戶的屯田二百五十頃,約計有六千四百頃。韓慕之從全縣十二萬人口裏抽調了男丁四萬人,由官兵編組,領隊上田壟間查找蝗蝻。

陳梅卿暗暗翻了個白眼,剛想諷刺幾句,這時一個門子卻慌慌張張跑到堂下,哭喪著臉向韓慕之報信:“大人,翼城縣的衙役捎信來,說是地裏發現了大片的蝗蝻!”

蝗蟲初生之時小如粟米,幾天後就會長成蒼蠅大的蝗蝻,這時候能群聚在一起跳躍前行,還不會飛。果然縣民一上田頭,立刻就發現了大批剛剛出生的蝗蝻,韓慕之便按照書中記載的治蝗經驗,命人在蝗蝻將要經過的地方挖掘二尺寬、二尺深的長溝,溝中每隔一丈再挖一個深坑,用作掩埋蝗蝻之用。

“我看你這二堂就挺涼快的,”齊夢麟伸爪搶過一個枇杷,老實不客氣地往堂中一坐,又話裏有話地瞥了韓慕之一眼,“再說韓大人這張臉,我一看見心裏就拔涼拔涼的,舒爽得很。”

隨後鄉民們拿著笤帚、鐵鍬集中起來,沿著長溝排列,每五十人出一人在蝗蝻後方鳴鑼,蝗蝻被鑼聲驚動,便會漸漸往長溝處跳躍。一旦蝗蝻群接近了長溝,鳴鑼的人立刻大聲敲鑼,蝗蝻受驚後像潮水一般躍入溝中,這時守株待兔的鄉民便竭盡全力地用笤帚撲打蝗蝻,將蝗蝻掃進溝坑裏,手持鐵鍬的鄉民便緊隨其後,全力鏟土掩埋蝗蝻,直到溝坑被填滿為止。

陳梅卿對這個越來越暴躁的齊小衙內沒辦法,只好當他是中了風邪,真心勸了兩句:“齊大人,近來天幹物燥,您還是找個涼快地方消停消停吧。”

同時農家的婦人們也被集中起來,在田壟間尋找蝗蟲卵,一旦發現地裏有隆起的土包,土包上還留著一個孔竅,那麽往下挖到一寸深時,就能發現白色的蝗蟲卵塊。無數還未孵化成型的蝗蟲卵被收集起來搗爛,數量多得令人觸目驚心。

大熱的天,人當然容易煩躁,齊夢麟就更愛跑縣衙裏去找不痛快。這天他閑得沒事又溜達到臨汾縣衙,發現韓慕之和陳梅卿竟然坐在二堂裏吃枇杷,立刻橫挑鼻子豎挑眼地跑過去找碴。

原先還對滅蝗抱有抗拒之心的百姓,這時候看見被剿滅的蝗蝻竟然填滿了幾條溝壑,不禁聯想到如果這些蝗蝻不滅,十幾天後羽化成飛蝗,就會在田頭掀起遮天蔽日的烏雲,黑壓壓的烏雲會將快要成熟的小麥啃得一幹二凈,這才感到一種深深的後怕,終於開始對韓慕之感恩戴德起來。

一個月之後,就連河灘上的蓬草也枯了,天氣越來越熱,最令齊夢麟無法忍受的是冰塊越來越難買——沒有冰塊消暑的夏天,他覺得自己的五臟六腑都要被烤焦,遲早會被太陽曬成一塊臭魚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