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別甩鍋,自己背好

田穰苴沒想到的是,眼前這個不過弱冠之年的年輕人竟有如此膽魄,面對自己的威喝不僅是不卑不亢,甚至還在那有些閑庭信步,猶如置若罔聞一般。

世間奇人雖多,他也見得不少,可是如同他這般的,卻只此一例而已。

他雖不知李然為何要找機會單獨與自己言說,但是能感覺得出李然此舉必是有其用意的。

於是,他只稍做停頓,便立刻是微微點頭應允了下來。並起轉了身子,來到一間內室。

李然也準備隨他入內,走之前不忘轉頭看向子產,祭先二人。與他們點頭示意了番,好叫他們放心。

而屋外的一眾齊使見狀,皆是四下議論開了,也不知這李然究竟在賣什麽關子。

“四下無人,現在可以說了吧?”

田穰苴站在屋子內,七尺身軀魁梧無比,一雙銅鈴般的鷹眼犀利異常。

然而李然卻仍不為所動。

他看了田穰苴一眼後,便低下頭,甚是慢條斯理的坐了下來,並緩緩道:

“大夫可曾懷疑過,此事可能就是你們齊人自己所為呢?”

齊國糧車被劫一事,其實所有人腦子裏都會有一個基本認知,那便是此事絕不可能是齊人自己所為。

道理也很簡單,齊人又為什麽要去劫奪自己的糧車呢?難道是那些吃不上飯的庶人聚眾劫糧?即便如此,他們手上的那些個兵器又從哪來的?

更何況,齊國此次負責運糧的衛兵,少說也有一二千名精銳士卒。能夠在這等的精銳眼皮底下展開劫掠,莫說只是落草的野人,就算是周邊的那群蠻夷之邦有心圖之,也未必是能夠全身而退的。

換句話說,這事必然是另一方勢力的官家所為,這幾乎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唯一的問題只在於,這件事到底是哪一方勢力幹的?而現在的所有證據,全部都指向了遠在晉國的羊舌肸,以及身處鄭國的李然。

只不過,田穰苴作為晏嬰的親信。謹遵著晏嬰的指令,對此自然也有些想法的。只是還並不成熟,也沒有絲毫的頭緒。此刻聽李然如此道來,神色頓時微微一怔,目光之中透出些許詫異。

“哦?你的意思是,是我齊人自己幹了這事,然後再反過來嫁禍與你?這想法倒很是新鮮,那麽願聞其詳。”

很顯然,田穰苴對這一說辭突然是來了興致。便準了李然是繼續往下講解。

“然目前有兩個猜測,一則或是無心,只不過是齊人自己所為,然後欲將此事的視線轉移到我李然頭上。二則乃是存心,乃是有歹人藏於齊國,從齊國得了將要運糧消息後,再下手劫了糧,便是存心要以此來嫁禍於我。可無論是哪一種可能,此間必有齊人作為內應。這應當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這件事即便不是齊人親自所為,那也必是有人與其暗中協同的,大夫以為如何?”

其實,有件事李然眼下還沒徹底想清楚,所以在這件事想清楚之前,他暫時沒有將所有的猜測都告訴田穰苴。

不過眼下他所說的這兩個猜測也足夠使得田穰苴陷入深思了。

齊國糧車的行進路線,押送日期,護衛人手等情報在齊國確是應當屬於機密。一方面便是出於安全考慮,另一方面,畢竟這事乃是晉國一手促成的。齊國過於大張旗鼓的奉詔辦差,未免這臉上也有些掛不住。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齊國糧車押送的路線與各驛站的接應日期,按理確實是只有極少數人知曉。

即便是此前消息靈通如鄭國祭氏,也不得不是三番五次的遣人暗中打探,才能了解到他們的大致行程與方位而已。

若是要僅僅依靠這些個信息來策劃劫糧,那簡直是比登天還難的。

既然如此,那麽此次齊國糧車在路上出了事,如果確實不是羊舌肸和李然所為,那麽又會是誰呢?

“呵呵,若照你這麽說,那本使也是否可以懷疑,此事便是你故意走漏了消息,而後再找人假裝嫁禍於你,從而反過來可以洗脫你的嫌疑呢?”

“你這麽聰明,既然能想到是我齊人自己泄的密,那自然也能想到如何讓自己得以脫身的辦法來,不是麽?”

田穰苴的話音落下,只見他臉上忽的揚起一絲不屑笑意。

能夠被晏嬰如此看重的人,其能力自然不是一句兩句話便能概括的。

倘若他當真被李然用一兩句所謂的“猜測”便這樣打發了,那晏嬰的“識人之明”便也就無甚稀奇的了。而這田穰苴也自然算不得是公正不阿的了。

李然剛才所言的確有道理,可再有道理,說到底田穰苴也是齊人。

他既身為齊人,自不可能如此輕易的相信一個外人對於自家的懷疑。

而且他也很清楚,李然並沒有完全對他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