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不是癘疾

李然覺得不對勁,一連是診了十幾名病患。又發現醫館內的病人,大多都是三陽合病之症,而這三陽合病之症,其根又在於少陽被郁。

而少陽經脈之所以會郁陽化熱,則又多是為由裏及外的,因此,李然當下便可斷言,此絕非是外邪犯表之症!

倘若是外邪所侵,首先應該犯表而後入裏。而不是直接入裏化熱。

眼下這些病人,雖症候輕重不一,可俱都是脈沉居多,說明病在裏,而不在表。而偶有脈洪大者,此具是已入裏化熱之症。且腹滿身重之症尤為明顯,很顯然,這些個病人其實都是病邪在裏,郁陽化熱而不能解。

說得簡單些,這些病就應該是吃出來的!

又經過一番診斷,李然逐漸有了些許眉目。

李然便隱隱約約的覺察到,這些病症,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癘疾,反倒有些像是食物中毒所致!

想到此處,李然不由心神一顫,急忙擡頭望向醫館內正在忙碌的醫者小廝,只見他們臉上並無任何防護物品,甚至連一層面紗也無,而醫館內外的病者咳嗽喘息者眾多。

若當真是癘疾,一旦出現人傳人的現象,此時這些醫者與小廝又豈能不懼?

“夫君,整理好了,你看。”

這時,祭樂將已經整理好的藥方堆在桌子上,一共兩份。

“左邊這一份乃是輕症患者,醫館用藥十分溫和,是以柴胡為主方,並輔以清熱解毒為主。”

“右邊這一份則是重症者所用之藥方,裏面有幾味猛藥如芫花,大戟,這些東西平日裏用之極少,所以目前奇缺。若是尋常醫館,這一下子絕對拿不出如此多的數目。而今日這些死者,多半便是因為缺少了這幾味藥,這才……”

祭樂一邊說著,一邊將桌子上的幾份藥方拿了起來。

此間醫館,其規模,已然是鄭邑城中數一數二的了。可是即便如此,重症患者所需的藥材,若是他們也依舊是備不齊,那就更別提其他醫館了。

“清熱解毒的?……”

“這……委實有些古怪。”

李然仔細的看了看祭樂手上的藥方,無論輕症還是重症,所用藥材的藥性基本上都是以清熱解毒為主,再或輔以扶正,或輔以攻堅。

“古怪?”

祭樂不太明白的看著他問道。

只聽李然道:

“黃帝有雲: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癘疾必可傳人,且發病的病狀理應相似才對。可眼下這些病人的病症一來並不能傳人?二來,雖病症極為相似,但這病因……好似也並非是唯有癘疾才會導致。”

“更何況,這癘疾又緣何會在一夜之間突然爆發?這顯然也太過蹊蹺了。”

“另外,癘氣所行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所致。然今年鄭之氣候,可謂風調雨順,寒暑相當,又是何處來的癘氣呢?”

無論是病症,又或是這些醫者已經開出的方義,又或是起病的速度,李然都無法相信這居然會是一場癘疾!

祭樂聞言,不禁皺眉道:

“夫君的意思是……這並不是癘疾?”

李然默然搖頭,卻是並未明言。

接著,他又一頭紮進了病人堆裏開始診脈,待得將醫館內外所有病人都診了一個遍後,當即按照病症輕重的不同將桌子上的藥方一一分給了他們,並讓他們先行返回家中,按時取藥吃藥,不要聚集在醫館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當然,只通過一個醫館的實地考察,李然還無法做出絕對正確的判斷。

萬一是幸存者偏差呢?作為後世最為著名的認識偏差,李然不禁想到,說不定這家醫館真的可能只是個案,而且或許還有更為嚴重的病患,他們壓根就進不了醫館呢?

於是,接連三日,他走街串巷,在大大小小的醫館是來回穿梭著。這鄭邑說小可也不小,然而所有的醫館,愣是都被他給跑了個遍。

然而,他瞧病瞧的越多,就越不寒而栗。

這肯定不是癘疾,而是一起群體性的食物中毒事件!

理由很簡單,癘疾必然存在傳染性,而此次病毒卻並沒有傳染性,他這幾日異常勞累,身體也一下子虛弱了許多,按理正是外邪趁虛而入的最好機會,可是他時至今日,依舊是毫發無損,一點也沒有染病的跡象。

還有那些醫館內的醫者與小廝,雖有少部分也染了病的,可大部分人卻也始終沒有染病的跡象。

換句話說,此番於鄭國都城內來勢洶洶的病勢,絕非是癘氣所致,定然還有一番其他的道理的!

“若是按照現在的醫治速度,咱們能將這些病人都救活嘛?”

祭樂見得那些正在遭受病痛折磨的百姓,心中很是不忍,她如今一心只想要將他們全都治愈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