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欲取之,必先予之

未過許久,羊舌肸便也趕到了趙武府上。

“見過趙中軍,肸剛從師父家中出來,便見得將軍派人來喚,來遲了一步,還請將軍恕罪。”

羊舌肸進得堂內,當先朝著趙武躬身見禮。

“無妨,叔向大夫這陣子也甚是辛苦,來,請坐。”

趙武面色柔和道。

接著,羊舌肸便再度與子產,李然兩人見禮,而後方才落了座。

待得三人各自坐定,趙武便是揮手示意,屏退了左右仆人,看著羊舌肸問道:

“據說今日朝議,叔齊大夫在殿上力諫我主應該參與此次虢地之會,武實難理解其意,未知叔向可曾從尊師處獲悉一二內情?”

羊舌肸忙道:

“回將軍,家師力主與會,實則確有一番隱情。只是於大殿之上不可明說罷了。”

“古人雲‘天欲取之,必先予之’,如今王子圍於楚,大有取楚王而代之之勢,楚國上下於此也早有議論。”

“而此次虢地之會,王子圍又是以楚國令尹的身份號令諸國,其僭越之心,可謂已是路人皆知。”

“以老師之見,王子圍弑君既已幾成定局,那我晉國又何不順水推舟,助他一臂之力呢?屆時王子圍篡權奪位,楚國上下必然生亂,於我中原諸國可謂有著無盡妙處。”

“待天下有變,我晉進則可繼而號令諸國,以伐楚逆;退亦可自守其勢,以為福佑。”

想當初在靈台宮上,女叔齊當著一眾文武的面,那話說得可謂是相當好聽,什麽修身仁德以治國,什麽居安思危等等,堂而皇之而又光明正大,直把晉侯與一眾晉國朝臣唬得是一愣一愣的。

可實際上呢?

“趁你病,要你命”這句話在任何時代都適用。

你王子圍既然早已心生僭越,此番召集會盟不過是為了造勢,那我就順勢而為,推你一把又何妨?你楚國早些生亂,早日自取其禍,我晉國以後可不就能高枕無憂了?

女叔齊那些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後,所隱藏的,不外都是爾虞我詐的算計。

這與後世歷朝歷代的詭詐之術是有著頗多相似之處,而其中的佼佼者,當屬朱元璋。

如果將朱元璋後期的治國手段與這時的女叔齊之言相聯系,足以斷定朱元璋年輕打仗時,肯定是沒少讀過這些的。

李然聞聲,差點忍不住就要給女叔齊豎起大拇指了。

姜還是老的辣,狠還是你狠,這種以退為進的損招,恐怕也只有像女叔齊這樣的老陰人才能想得出來了。

而這可不就是經典的:上帝欲使其消亡,必先使其瘋狂麽?

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若是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比他還早了百年就已經有人說了跟他一樣的話,估計他也會忍不住開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歐亞之旅吧。

“嗯,叔齊大夫一語中的,老夫亦是由衷欽佩。”

饒是趙武,也不由為女叔齊的“大智慧”而感慨。

言罷,他又捋了捋已是雪白了的胡須,又細細思索了一番,最後看著眾人言道:

“既如此,那諸位以為,接下來我等該當如何?”

虢地之會既然已經定了下來,接下來要做什麽樣的準備,又該如何提前籌謀,這些可都是大問題。

就在此時,李然立刻是拱手言道:

“然以為,王子圍今次以楚國令尹的身份召集會盟,正可以如同叔齊大夫所言一般,便賣他一個面子。我等只需是靜觀其變,倒也並無不可。”

“只是,這面子雖然要給,但也不能給得太過。終究還是守得些本分為好。”

此言一出,堂內幾人皆是微微點頭。

趙武聽罷,不禁是又拱手道:

“哦?願聞其詳。”

於是,李然又繼續是點頭道:

“王子圍說到底,如今也不過就是楚國的令尹,雖早有僭越之心,可我等卻不可順其道而行。然以為,此次虢之會盟,各諸侯國國君大可不必親往,晉侯亦可只以盟主之令傳召各國,讓諸國國君只遣一名上卿列席即可。”

“一來,如此可向天下人昭示晉國上下,絕無半點僭越君臣之意。二來,也可與王子圍其令尹的身份對等,使其不敢在盟會上太過造次。”

趙武聽罷,當即點頭道:

“嗯,子明所言甚為有理。”

“那……想必鄭國此次參與虢地之會的上卿,便是子產大夫了吧?”

鄭國列席此次盟會之人,自然非子產莫屬,他既已經來到這裏,還能有什麽變數呢?

其實,這也是罕虎的另外一層意思。

罕虎讓子產出使晉國,雖然有著遊說晉侯拒絕參加此次盟會的意思,但實際上罕虎心裏也很明白,楚國如今是打著宋盟之約的名號號令著各國,而晉國其實也很難名正言順的拒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