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話都被說完了

王子圍所慮其實也並非是沒道理,畢竟這件事上,莒國才是苦主,身為盟主的楚國,又豈能對“小弟”們的訴求是置若罔聞呢?

而這時候,就輪到李然出場了。

只見李然給趙武投去一個眼神,並躬身作揖給了一禮。趙武立刻了然,當即亦是拱手,並移步一旁,將中間的位置讓給了李然。

李然又一個健步上前,而後又朝著王子圍躬身一揖,禮數可謂周全。

“令尹大人無需憂慮,話說這天下的城邑,一時屬我,一時屬你,這又有什麽是一定的呢?”

“自我朝武王分封天下,這天下諸邦的領土疆界本就無有定數的!”

李然這話說罷,所有人都是不由一怔。因為李然所說的,雖然是千百年來的事實,但是,作為本該最該鼓吹“克己復禮”的李然來說,理所當然的應該是最“反戰”的。

所以,如今李然開頭就說出了這兩句似乎與他人設有些“悖逆”的話來,這著實是令在場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呵呵,李兄此言可當真是石破天驚呐!李兄今日說出這等話來,似乎與你們周人所謂的‘德’是相去甚遠呐?此等言語,當真合適?”

即便是行伍出身的伍舉,聽得此言也是感到十分的新奇。而李然這話,也確實是像極了後世所謂的“春秋無義戰”。而這在當時來說,絕對是最為忌諱的話題之一。

“合適!這又有什麽不合適的呢?若要說起劃定疆域這事,早在三王五伯之時,就已有劃定疆界,樹立界碑之舉。而且,三王同時也在法令上寫得很清楚,越境了就要受到懲罰。”

“然而即便是這樣,這些邦國的疆界也並不能保持不變。虞舜時代有三苗,夏朝有觀氏、扈氏之亂,商朝有姺氏、邳氏之亂,周朝有徐國、奄國之亂。這些個諸侯國,在沒有英明的天子領導後,就開始互相結盟,肆意擴張。”

“所以,疆域真的是一成不變的嗎?肯定不是這樣的。而對於天下之主來說,只需去懲罰大的禍亂,不需要去計較小的過錯,這樣就可以做天下的盟主了,又哪裏用得著管這些小事?”

“更何況,邊境被侵犯這種事,又有哪個國家沒有過呢?這天下的頑疾,連三王五伯都不能制止,誰又能治理得了?”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盟主,之前李然已經給過王子圍許多“建議”。

現下他說的這些,便是在教他作為一個盟主國,應該如何有效的管理手底下的小國。

但他的話顯然還沒說完。

王子圍正聽得入神,心中感嘆李然當真博古通今,這一番話說來,字字珠璣,句句在理,想必就算是周武王從陵寢裏爬出來,只怕也是無從反駁的。

在這年頭,不搶地盤,不奪城邑的,都是那些小國。

真正的大國,例如晉楚,又哪有不去搶奪別人地盤的呢?

為了擴張,盟約是個什麽鳥東西?

李然眼見王子圍已然上鉤,當即是趁熱打鐵道:

“更何況,令尹所在的楚國,不也一樣有這問題?現在楚國與吳國和百濮正戰事膠著,令尹難道會顧及盟約不去征伐他們嗎?”

“所以,莒國邊境上的那些事情,然以為,楚國還是不要過問的好。更何況,關於魯莒兩國的矛盾,然當時還在魯國之時,就很清楚,這莒國與魯國的爭執已有百年之久。”

“因此,只要對他們各自的國家沒有大的妨害,然以為令尹大可不必去管它。”

李然這話,可算是打開了天窗,沒有半點遮掩。

是啊,自楚武王以降,楚國歷代君王,又有哪個沒有搶奪國別人地盤的呢?

所以,即便是你王子圍,日後若真是成了楚國的國君。那想著該如何替楚國開疆拓土,這可是你的首要任務。

顯而易見的,現在的吳國與百濮之地,那就是你們楚國下一階段的主要目標。難道你會眼睜睜看著這兩大塊肥肉而不動心?

冠冕堂皇的虛假之詞誰都會說,可是在觸及核心利益面前,誰跟誰又是不一樣的呢?

饒是王子圍聽罷,自然也是深受震撼。畢竟李然的這一番言論,可是將日後楚國吞並吳越和百濮,給出了明確的理論依據。

所以,同樣的,站在楚國自身的利益上考慮,魯國和莒國之事,豈不是就是楚國與吳國,百濮之間的關系?若自己此番將魯國嚴懲了,日後楚國又該以何種理由討伐吳國與百濮呢?

思慮及此,他不由朝李然投去了十分贊許的目光。

好你個李子明,這一張三寸不爛之舌,當真厲害!

“然之所以說這許多,總而言之,言而簡之,一來是為了免除令尹的煩惱,二來也是為了能夠赦免賢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