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談判的價碼

政治博弈中,從不存在絕對的事情。

後世的偉大政治家丘吉爾有句名言: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這句話,對於春秋時代的君子而言,或許並不是那麽正確。不過,對於任何時代的小人而言,這句話都可謂是至理名言。

特別是對於豐段這樣的政治家而言,一切的政治上的事情都是可以量化的。

所以,這其中豐段所需要真正需要考慮的,便只有一條:當你向你的政敵示好之際,對於雙方的有利的條件是什麽?而後,你所能給出的最大的讓步又是多少?

在李然這邊,顯然豐段就是這樣做考量的。

“呵呵,子明且放寬心,伯石大夫已有言在先。倘若子明肯出手相助,此事之後,在我鄭國朝堂之上,必有你李子明的一席之地!”

權力,或者說,鄭國朝堂之上的卿權。

這個籌碼經駟帶的嘴一說出來,李然頓時感到此次豐段真可謂是下了血本的。

要知道,在豐段與子產的政治博弈當中,誰在鄭國朝堂之上的勢力大,誰的話語權可能就會相對更大。

現在豐段公然答應是要將李然捧上大夫的位置,那豈不意味著除了他豐段的陣營,還有子產的陣營外,又會平白無故的多出一個第三方的勢力來?

“哦?”

李然故作驚詫,不敢相信。

駟帶見狀,卻又是淡淡一笑,並不以為意的繼續言道:

“呵呵,不過是些許小事罷了,本就不足掛齒。”

“此事之於伯石大夫而言,都是為了鄭國之安寧著想。子明既深受子產大夫倚重,如今更得了伯石大夫首肯,那此事定可水到渠成!子明的未來也定是前途無限啊!”

是的,這便是豐段大夫的全局盤算:先許給李然以大夫之位,改善與李然之間的關系。順便好讓他先替自己與子產之間斡旋調停一番。待日後,李然成了大夫後,再伺機從旁拉攏。

“李然本一閑散之人,能得伯石大夫如此的賞識,實是受寵若驚!”

“還請大夫轉告伯石大夫,李然此番必當竭心盡力!”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李然自是準備順勢而為。

駟帶聞言大喜過望,並是直笑道:

“好!有子明此言,本卿便可放心了。”

“那本卿這就前去稟明伯石大夫,靜候子明佳音了!”

條件已經談妥,問題也得以解決,駟帶自是要走了。

而當他離開以後,孫武這才從隔壁的屋內轉進來,見得李然臉上掛著的笑意,不由皺眉。

“先生!你不會當真是打算助豐段一臂之力吧?”

當初鄭邑癘行之時,孫武可是親眼見識過此人的歹毒的。

如此草菅人命,如此陰險狠毒之人,本應該是人人都得而誅之的,而現下的李然,卻非但不趁熱打鐵,以成全功。而且,居然還應允下來要幫他,這自是令孫武感到疑惑不解。

“幫,為什麽不幫?”

“如此大好的機會,若是錯過那可就再也沒有咯!”

李然一邊說著,一邊竟是伸了個懶腰,顯得一臉輕松的模樣。

“機會?”

“先生此言,卻是何意?”

……

次日,李然便來到子產府邸,告知豐段意欲舉辦會盟誓言,確定六卿座序之事。

“嗐!此乃緩兵之計,如此淺顯的道理,子明你如何能看不出來?”

子產聽罷,當即道出了豐段的真正目的。

“待得此次子皙反目之事一過,他便會立刻卷土重來的。”

此次借著駟黑與豐段反目的契機,原本是一個懲治豐段的好機會。

若是依了豐段的盤算,那便等同於是放虎歸山一般,這對子產而言自然不是什麽好事。

“大夫不必著急,然以為此事尚有可為之機!”

李然依舊是面不改色的笑著應道。

子產聞聲亦是一怔,並有些納悶的看著李然道:

“可為之機?”

只見李然緩緩點頭,而後又慢條斯理的緩緩言道:

“豐段此舉,確是緩兵之計無疑。不過,既是按序排位,便定然是有人去得,有人去不得的。”

“若能借此機會趁機繼續擴大駟黑與豐段之間的裂隙……”

顯然,駟黑現在雖然已經與豐段反目,兩人之間的關系也是急轉直下,但是終究還沒到要徹底決裂的地步。

若此時能夠再加把勁,把這個裂痕給徹底扯開,讓豐段徹底放棄駟黑,那便等同於是讓豐段自折一臂!

而這,便是李然的將計就計。

子產聞聲,並是捋著胡須細細的又思考了一番,卻仍是覺得有些不妥。

“即便如此,又有何用呢?豐段的勢力仍舊頑固,這對於豐段而言,也是無關痛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