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效法商鞅

翌日,李然又領著鸮翼和褚蕩一起是來到了城門前。

鄭邑作為鄭國的首邑,乃是鄭國最大的城邑,而其所轄範圍內的鄉民自然也是最多的。

昨日李然的一番下鄉巡視已是廣為流傳,所以今日也理所當然的是引來了無數庶民的駐足圍觀。

因此,今日城門口,自然是一派人聲鼎沸之象。

看熱鬧這種事,無論在什麽時代,人們都是一樣的。

而此刻來到城門的李然,也廢話不多,徑直是登上了昨晚早就搭好了的高台。

“諸位!在下李然,子錢之事便是由某負責的!”

“然昨日聽聞,如今依舊是有不少鄉民,對子錢一事心存疑慮。所以,李某今日特地來此,便是為了讓大家消解疑慮的。”

“大家可看到這根木樁了麽?”

李然話音落下,伸手指向了高台前不遠處的一根巨大木樁,長約兩丈,粗約一尺,光禿禿的,不見任何裝飾。

一眾鄉民當即是將目光轉向了這根木樁。

見狀,李然又繼續是喊話道:

“今日在場眾人,若誰能獨力扛著此木樁,往前一丈者,子錢之息免一成。”

“往前十丈者,則子錢之息全免!”

原來如此!這不就是“當年”商鞅變法伊始時,為了取信於民而設下的“送錢大法”嗎?

商鞅估計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在幾百年後才想出來的點子,今日居然是被李然給捷足先登了!

在這律法並不嚴明的時代,上位者想要以最快的速度令下面的民眾信服,除此之外,也的確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李然的話音落下,台下鄉民頓時一陣竊竊私語。

“真的假的?就這?能真的白給錢?”

“我不信……這天底下哪有這麽好的事?”

“不對不對,我看像是真的,這李子明的名頭你們還沒聽說過啊?他可不像是那種會騙人的主……”

名人效應在這時候就起了作用。

倘若是換作其他官員前來,岌岌無名者定然也不被鄉民所信任,而聲名遠播如李然者,卻是直接能夠為鄉民們所看好。

這其中的差距,可謂是不言而喻。

“不過,李某可也得先把醜話說在前頭,爾等所獲的子錢乃我祭氏所發的,其中乃另有標記,所以,這些子錢,也只能是用於購買一應農具以及應急所需之口糧。”

“莫說是不可能於各城邑中我祭氏的鋪子中流通,即便是真有人膽敢拿去換作它物,若是一經我祭氏之人發現,便須得其本人是立即歸還足額的本息!”

“來!李某的話已是說完了,有沒有哪位鄉親願意上前一試?!”

“此木樁李某已經請人量過,區區兩百來斤,想必應該是不會太為難大家的吧?”

好一招激將法。

果不其然,他這話音剛落,一名農家漢子便是上前一步,擼袖挽褲,躍躍欲試。

李然急忙是從旁鼓勵道:

“這位老兄一看便是身強力壯,還請眾人是拭目以待,看看這位老兄究竟能將這根木樁往前移動幾丈?!”

那漢子看了一眼台上的李然,又看了看地上的木樁,不假思索,徑直上前。

只見他雙手環抱住木樁,腰馬合一,猛的使了一勁兒!

下一刻,他原本黝黑的臉便立時變得通紅,而木樁在他雙手環抱之下也頓時是搖晃起來。

這木樁,當真是有些分量!但這農家子弟更是一身的蠻力!

接著,漢子倏地低吼一聲,木樁頓時被他扛在了肩上!

眾人見狀,頓是一陣叫彩。

李然見了,也是頗為欣慰的點頭道:

“好!好一名壯漢!”

漢子將木樁在肩頭掂量了一下,似乎是在尋找一個能夠得以平衡的位置,並繼續往前移了幾步。

一丈!

兩丈!

……

“八丈!九丈!”

“十丈!”

隨著那漢子成功將木樁往前搬動十丈,人群中頓時傳出一陣歡呼。

隨後,眾人擁簇著那漢子來到台前。

只見李然從鸮翼手中取來賬簿,提筆詢問道:

“未知老兄姓甚名誰,家住何處?”

那漢子聞聲開口道:“草民武,家住鄭邑大槐乙丘。”

李然不由點頭言道:

“甚好!”

“大槐乙丘氏,子錢之息,全免!”

接著,他將已經寫好的簡牘是雙手拉開,以示眾人。

“真的免了?!”

“不會吧!天底下真有這種好事?”

“再等等,再看看!”

鄉民見得李然手中的賬簿,一時是激動不已,紛紛往前更為靠近。

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嘗到了甜頭,旁觀者自是會一齊踴躍上前。

李然也不廢話,直接拿出五十枚子錢遞給那名農人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