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聖孫武初獻策

誰也沒想到,吳王諸樊作為舒鳩之戰的守方,居然竟敢在明知楚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選擇出關迎戰!

饒是李然也不由對這個諸樊是來了一些興趣。

剛才說了,舒鳩乃是一處易守難攻的據點,若諸樊背靠舒鳩選擇防守,僅憑伍舉帶來的這三萬人馬,只怕是完全沒勝算的。

而現在,諸樊居然選擇了出關迎戰,看上去好似壓根就沒把伍舉這三萬楚軍當成一回事,其囂張跋扈的感覺,簡直就與當年楚王熊圍孤軍入虢有的一拼了。

明明可以選擇簡單模式通關,卻非得要選擇困難模式。要說這是種什麽樣的心態?

逞能,耀武,裝比,大致就是如此。

但不管是出於何種的心態,便是這一份氣魄,就絕非其他諸侯的國君所能夠比擬的。

“呵呵,伍舉大夫果然是一語成讖。”

李然忍不住對伍舉剛才的糾正發言進行了點贊。

血戰,這一下就成了正兒八經的血戰了。

伍舉帶來的這三萬楚軍,如今要想生吃諸樊出關應戰的這兩萬大軍,談何容易?

“先生有何高見?”

見得吳軍竟是有如此的士氣,反觀自己這邊,伍舉也知現在強攻已絕非上策,所以當即是將目光轉向了李然。

畢竟他現在似乎也只能期待李然是能替他說出一番奇謀怪論來了。

可是令他萬萬想不到的是,此次能讓他指望得上的,可絕不是李然,而是另有其人。

李然看著不遠處關隘外的吳軍如今正在那安營紮寨,臉上亦是不由浮現出了一抹忌憚之色。

面對這樣的情景,他一時半會兒竟也無有良策。

畢竟楚王是只給了他三萬人馬,數量上本就不占優勢。

而且最為致命的是在這崇山峻嶺,溝壑密布的地方,兵車根本無法展開,若論步戰,那可不就是一場唯有硬碰硬的血戰?

“先生,武倒是有了一計。”

就在李然也一籌莫展之際,孫武卻忽的出聲了。

於是,兩人急忙轉頭。

只見孫武伸手指向吳軍,正色道:

“諸樊剛剛攻下舒鳩不久,便又立刻來救,如此一去一回,便是他的士兵都是鐵打的,只怕也早已疲累。”

“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各位且看,吳軍出關之際,氣勢雖甚是浩大,然則如今在安營紮寨,行動卻十分的緩慢。而且他們的營地距離關隘其實並不遠,僅背靠關隘紮營,甚至都沒有想過去占據關隘外的兩側山丘。”

作為兵聖,華夏兵法的鼻祖,孫武的這一番見地可謂有理有據,字字珠璣。

不可否認的是,在軍事上,孫武對於敵情的判斷力實在是要比李然與伍舉都更勝一籌。

而孫武在戰場之上的觀察力,那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流。

“這是為何呢?那是因為他們也是有所忌憚的。他們若分兵占據了關外的兩側山頭,看似是占據了地形優勢,可一旦被我軍強攻截斷了他們撤回關內的道路,那他們屆時便只剩死路一條了。”

“所以,他們這才於關隘外的平地上安營紮寨,一旦情勢不對,他們便能立刻湧入關內,據關而守。”

“是了,若非是因其疲累,也無有必勝之把握,必不致於放著如此優勢的地形不用,而選擇如此安營紮寨。”

李然此時也反應了過來,當即對孫武的分析進行了補充。

他雖在軍事上並沒有孫武那般高超的判讀能力以及觀察力,可他的反應也並不慢。

聽得孫武言罷,他也同樣是看出來了吳軍的一絲破綻來。

而此時的伍舉聞聲,卻還是忍不住皺眉問道:

“可……即便如此,我軍若想要占領此處也是難於登天的,待得吳軍休整完畢,情況只會更糟,說得這些又有何用?”

是啊,吳軍現下可能的確已經十分疲累。

可即便如此,若是吳王諸樊就此背靠關隘死守,甚至就在此處與楚軍展開血戰,楚軍又能有幾成把握可以攻破吳軍的大營?

當然,若是待得吳軍休整完畢,那結果自然也是更加不容樂觀了。

“既不能給吳軍喘息的機會,又不能與吳軍正面硬攻……真可謂是兩難啊。”

“佯裝敗退!”

“誘敵出戰!”

李然與孫武幾乎同時說出了各自的四個字。

接著,兩人相視一眼,皆是一笑。

而伍舉聽罷,頓時也是恍然,陰雲密布的臉上頓時散發出一抹光彩。

正面硬碰硬肯定是討不到好處。既然如此,若是能以奇謀取勝,自是最好不過的了。

“我軍可佯裝強攻,卻無需血戰,更不要與吳軍陷入死戰,待得其外營受挫,大夫便可立刻下令後隊轉為前隊往後撤退。再另引一軍伏入這片山林間埋伏,前隊則且戰且退。待得吳軍追擊而至,我軍前隊便立刻傾巢而出,將吳軍攔腰截斷,以人數上的優勢進行分割包圍……”